美文网首页专著感受狂欢节简村拾贝
拆书稿|《当下的力量》

拆书稿|《当下的力量》

作者: 蕙宁长公主 | 来源:发表于2021-12-11 14:18 被阅读0次

关于作者,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不能用大脑读的书,这也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它被形容为“灵性开悟的指引之书”,《当下的力量》是教导我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告诉我们如何可以把日常生活中我们受的苦减到最少,每个觉得自己应该可以活得更好、过得更开心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作者是《纽约时报》埃克哈特·托利。生于德国,从伦敦大学毕业后,他在剑桥大学担任研究员和导师。他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始终在传达一种信息:人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埃克哈特·托利在世界各地旅游讲学,他努力将自己的心灵启迪实践传授给人们。

下面,我们就拆解本书要点,汲取该书精华。

1.不快乐的表现形式

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一件已经发生过的事的结果,令自己耿耿于怀,还会为明天即将可能要发生的事,而忧心忡忡。因而让生活中充满了抱怨,充满了忧虑,感觉自己永远达不到满意,焦虑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让我们始终无法产生快乐的感觉。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卖雨伞的,小女儿嫁给一个卖草帽的。

晴天的时候,老太太就望着太阳,不停地唉声叹气,她担心的是天气晴朗,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没有生意怎么办。下雨天的时候,她看着大雨,还是不停地叹气,她又担心二女儿的草帽,因为下雨,又卖不出去。

因此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老太太总是生活在唉声叹气中,整天愁眉苦脸的。

老太太因为晴天,雨天,觉得两个女儿的生意都受到各自不同的影响,而她是决定不了天气的变化的。所以总是在为明天发愁担忧,令自己的生活始终是充满着焦虑和不安,从而让自己总是感觉不到快乐。

我们日常的一些想法,实质上受到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的思维控制着,让我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产生抗拒的心理,从而产生各种焦虑、不安的情绪,自然,就无法感受到快乐了。

那么这种控制着我们思想的思维是什么,它就是强迫性思维。

1.1强迫性思维

我们知道,思维是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而强迫性思维会让大脑一直不间断的思考,大脑始终得不到休息。同时,强迫性思维是违背我们自己内心希望的结果,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内心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抗,使我们感到非常的痛苦。

阿红最近业绩不断下滑,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接到一个订单了,如果再接不到订单,她下个月的房租都没有办法交了,她的失眠也越来越严重了,不得不去医院看医生了。

医生告诉她,她这是强迫性思维造成的心理疾病,因为她陷入了没有订单的后果的恶性循环中,她的日常生活被这种强迫性思维控制着,大脑得不到休息,已经疲劳过度了。

人们在焦虑的时候,强迫性思维是一直存在于大脑之中的。这种情况下,大脑中的想法,同我们的内心意识产生强烈的冲突,让我们陷入其中,产生严重的焦虑或紧张情绪,直到精疲力尽为止。

刚刚我们了解了不快乐的表现形式,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不快乐。

2.我们为什么感觉到不快乐。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强大。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我们并不是理想中的那个自己,很多时候,我们甚至还会怀疑起自己的能力了,这使得我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焦虑和不安了。

曾经看到这样的一些话:我现在的事业很成功了,也拥有了不少的财富,可是我却越来越找不到快乐的感觉了,再好吃的山珍海味也没有兴趣了。

在别人眼中,他们拥有了成功的一切。可是,在他们自己心里,累得精疲力尽,却感受不到任何的快乐。

他们之所以感觉不到快乐,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和恩维没有达成一致,内心需要快乐,而思维告诉他们要不断成功,才能拥有一切。所以即使他们拥有了成功,然而内心却仍是不快乐的。

那么。有哪些原因导致我们感觉不到快乐呢?下面的两个原因会导致我们的不快乐,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个原因:人在当下,思维却在未来。

2.1 人在当下,思维却在未来。

我们知道,过去了的事情,不会再回来。而未来还没有来临,我们无法掌握它的。我们所能拥有的,只有当下这一刻。可是,我们很多时候,确是人在此时,思维却跑到了未来,因此,产生了压力、焦虑和恐惧。

我们都知道杞人忧天的故事,他因为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没有地方容身,便整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还担心太阳会掉下来,整天慌里慌张的,生活中一点快乐都没有。

故事中的杞人,明明现在是好好的生活,他偏偏去担心明天会发生的事。不管明天是否真的会天塌地陷,他用明天可能发生的事情,让自己今天变得忧心忡忡,怎么可能快乐呢.

我们知道,人是很容易产生焦虑和不安的,而这一切就是我们的思维造成的。所以我们人现在在此刻,思维跑到了过去,给我们带来悔恨、愤怒,思维跑到明天,给我们带来焦虑和不安,这就令我们感到了不快乐。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第二个让我们不快乐的原因:恐惧的起源。

2.2 恐惧的起源。

恐惧是一种心理,它没有任何具体的明确指向,而是对一种明天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的担忧,从而引发的心理负担。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只是程度的不同,有些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常常会觉得某件最糟糕的事,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然后,自己就会陷入危机当中。比如,我们害怕战争对一切生命的伤害,所以,心里对战争会充满深深的恐惧。

这种恐惧心理其实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当中。因此,我们害怕失去,害怕失败,害怕受伤害等,这些都能引发我们内心的恐惧。

在生活中,思维控制着我们,时刻有恐惧相随,担心着明天可能发生的事,你又如何能获得快乐呢。

我们已经明白了不快乐的原因,现在来看看怎样才能摆脱不快乐吧。

3.怎样才能摆脱不快乐。

很多时候,我们明白不快乐会带给我们很多的烦恼,让我们心里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同时给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所以,我们要战胜让我们不快乐的思维,从中解脱出来。

比如,你可以选择停下你正在做的事情,找朋友沟通、聊天,或者克服摆脱由你的思维控制的消极观点,再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让自己的心先静下来,出去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

你的内心感到不快乐,一些消极的情绪弥漫在你的周围,它只能让你更加郁闷和痛苦。

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丢掉它们,丢掉那些你身上沉重而没用的负担,从而可以获得当下给你的新的力量。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两个摆脱不快乐的方法,先看第一个方法:瓦解你的负面情绪

3.1 瓦解你的负面情绪

我们知道,情绪是思维对于我们身体的一种反应。它总是和我们如影随形般的存在。好的情绪能让我们感到愉悦和高兴。而负面的情绪则会带给我们很多的麻烦和焦虑,因此,我们要清除心中的这些情绪。

小乐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了,正在进行紧张的复习中。这一周来,她感到心情特别不好,导致每天都不想看书学习,她感到非常的焦虑、紧张和不安,睡眠也越来越差,她对考试感到极度没有信心了。

其实,小乐的这些情绪都是负面情绪,对身体,对健康都是不利的。首先她心理上可以先承认和接受这些,然后从再好好调整一下自己,丢掉这些负面情绪,让自己的状态恢复正常,迎接考试。

很多的负面情绪,如果不加以控制,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后果。这种后果不但会对自身产生伤害,严重的还会引发不良的社会后果。因此,面对负面情绪,一定要将它瓦解掉。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摆脱不快乐的方法:从时间幻象中解脱

3.2 从时间的幻象中解脱。

时间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在我们的意识里,常常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到过去或者未来的思考中,这样,我们的心思便会被过去和未来占据,而无法思考当下。而过去和未来带给我们的是焦虑、不安等。

小玲和男朋友已经分手半年多了,可是她内心还是充满了痛苦,始终走不出失恋的阴影。她总是想起和男友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

小玲把自己的关注点始终放在过去,因而无法思考当下的自己,应该怎么面对已经发生的一切。当下才是她更应该面对的时刻。只有在当下,她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

时间只是一种幻象,始终关注过去,只能让你产生悔恨,产生愤怒等各种负面的情绪。在这些负面消极的情绪影响下,人又怎能感到快乐呢?忘记过去,面对当下,才能感到快乐。脱离了当下,哪里才会有真实的自己呢。

3.3 活在当下,拥有当下。

我们知道,过去是已经过去了的,无论怎样,它都不会再来。而未来还没有来临,我们也不可能去掌握它。所以,我们能拥有的,就只有当下这一刻了。未来就算来临了,它也一定是以“当下”的方式出现的。

有个小和尚,负责每天打扫院子里的落叶。他觉得每天打扫太累了。于是,他在打扫的时候,使劲地摇着树,树叶随着他的摇晃,纷纷掉了下来,他把落叶都扫干净了。他很开心,因为他觉得明天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第二天一早,他傻眼了,院子里又铺满了落叶。师傅告诉他: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树叶明天还是会落下来的。

小和尚也终于明白了,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无法提前的,只有认真地活在当下,做好当下的事情,才是最真实的人生。

正如古希腊学者库里希坡斯曾说:“过去与未来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存在过’和‘可能存在’的东西,唯一‘存在’的两个字——现在。”

因此我们只能选择活在当下,因为只有在当下,我们才拥有我们想要的所有东西,当下也是我们唯一所能拥有的东西。

脱离了当下,远离了自我。这其实是一种病态的思维,这是我们的思维还在不停地纠缠着你,让大脑不停地陷入思考中。

在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完全掌控和改变结果,只要我们改变一下对事情的诠释角度,就会发现,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的思维更省事省力。当我们改变了自己的思维之后,结果也随之转变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境由心变。

最后分享一句书中我最喜欢的话:绝大部分人不具有创造性,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去使用思维,而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停止思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书稿|《当下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hw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