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以前的二十六年间,基本不读非专业外的书。才发觉自己很无趣,加脑袋空空。加了行动营后一切不一样了。之后先是加了高效笔记营,又跟着加入了高效阅读营。一直强烈呼吁,这两位大大应该联手搞一个综合产品,或者互相有优惠。
一开始不相信什么一小时读完一本书,后来在群主加助教一共四位的狂轰下,先是准备了二十多本书,想着拿回押金就好,结果脑袋一热,被逼上了追赶52本书的狂奔之路。
一开始速度很慢,看一本书一个小时大概就看了四分之一。助教看着急,叹号大大更热心,直接在群里报名语音聊天接龙,我抢到了一个名额。问答完,知道自己水平还在平均水平之上,有了信心,知道自己的大方向没错,坚定了奔跑的信心;知道了之前的一个小问题(第一遍挑选的点要少些),明确了改的方向,在积累到五本时,能够:
01 10分钟9遍目录,3遍全书,关键每一页不要停留,抓黑体字。
02 对目录、黑体字很敏感;
03 能建立起大致框架了。
04 读得快了,1小时读完1本书。
05 记的知识点更多了;
06 语音输出,输出效率变高,因为普通话越来越标准了。
马上稳固在每天5本的水平,积累到20本时,其实已经有不少收获了:
01 抓取信息能力加快
02 专注力加强了,这是自己感觉最满意的地方。原来已经被微信碎片化,现在设定好一小时闹钟,一开始是闹钟响,还没看好,现在看一眼闹钟,还有几分钟就到的样子。才发现,自己专注的时间长度长了,时间宝贵,好好学习。
03 自然,对阅读没有恐惧了,甚至对阅读上瘾了。那是一种,来,上!下一本的豪爽!
04 短时间,可以摄取大量的信息,对大纲对应的内容有预判,且八九不离十。
但之后又有两天外出、饭局,没法读书;助教又来助攻了,于是推掉事情闭关,在周四开始,周五周六三天,每天十本的的追。终于追到了52本的数量。
01 尝试了间歇性爆发式增长,一次挑战10本,阅读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02 成了写作这个主题多本书的阅读,发现很多书讲的都是类似的,发现有的书已经没法读了,有的书很意外,没想到这么好。
03 阅读的书籍涵盖了写作、沟通、思维提升甚至更多主题阅读,好几处发现主题之间有共通性,类似的理念不同的表达,其实底层的逻辑是一样的。
04 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能够给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改变的知识,比如麦肯锡系列里的思考、写作、报告的金字塔结构,我工作中的报告完全可以拿来即用。
05 有阅读思维升级,以主题为单位来看到学习,而非以书本为单位。以我为主的主动阅读,而非以书本为主的被动阅读。
06 具备大局观,框架性思维,先建立框架,再填充细节,阅读时如此,做事时也可以如此。
07 获得信息能力增强,听别人说话的时候,都能够瞬间抓住重点。晚上家里人一起吃饭,对别人的观点一下子就发现思维漏洞,马上指出来了。
08 大量阅读之后,视幅扩大,眼睛一次能看进更多内容。
09 对时间的感知提升明显,利用率增大、做事效率更大,不纠结于细节。感受到一小时能看一本书。对时间的使用开始有感知了。
10 自信心提升,能够轻松阅读一本书;发现自己很多可能性,学习一个领域的基本知识,也就是一个周末就能搞定的事,唯一的事是,要事先准备好书籍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