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98434/c31f0d688a798600.jpg)
公文用典的“行业篇”:顺应所在部门领域的行业环境,切入中观场景,以典说“事”,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推动工作,达成目标和任务。包括工作推动、组织管理、精神状态、改革创新、廉洁自律等方面。
03.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范文】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选自202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
![](https://img.haomeiwen.com/i4798434/f23d910b1f73af15.jpg)
【典故出处】
语出清朝赵翼《论诗五首》,“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句中典故的意思是,世上万物生生不息,犹如转轮不滞;自然造化和人工巧匠,日日争相出新。
【典故解读】
这句典故表达了世界万物在不断变化和运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因此,文学艺术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诗人感概,“即使能够预支五百年的新创意,一千年后又会觉得陈旧了。”
这首诗表达了世界万物欣欣向荣、江山代有人才出的大好景象,体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4798434/f1b809d7d6dd0f0f.jpg)
【场景应用】
当今我们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处处充满生机、人人都在创造,“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这句典故常用于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特别是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树立革故鼎新的创新思维,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范文赏析】
这篇范文写于我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之际,文中借用“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这句典故,强调了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形势逼人,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时不我待,因此,传承好、弘扬好“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是我们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支柱力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4798434/264825179415f0ce.jpg)
04.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范文】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广大青年要在党的领导下,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要传承弘扬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努力发挥锐意进取、勇当先锋的青春特质,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坚定历史自信。要传承弘扬五四精神,勇于创新开拓,争做时代的弄潮儿、坚强的攀登者、勇敢的追梦人,奋力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宣言。(选自2022年5月9日文汇报央视快评《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殷切期望》)
![](https://img.haomeiwen.com/i4798434/5853562fac11993d.jpg)
【典故出处】
语出唐代李商隐诗作《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句中典故的意思是,在开满桐花的万里丹山路上,幼凤的鸣声不时传来,比老凤的声音还要清脆动听。
【典故解读】
诗中的韩冬郎,是指晚唐诗人韩偓,李商隐与其父亲是连襟。当年,友人设宴相送李商隐,十岁的韩偓即席赋诗,才华使在座的人无不惊叹。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句典故,将韩冬郎父子比作凤,以“雏凤清于老凤声”,巧妙地表达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将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传说中凤凰产在丹山,栖息的是梧桐树,因此,又以“桐花万里丹山路”,构画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图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4798434/c3e7d1f971ea2594.jpg)
【场景应用】
在当代,“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句典故,体现了新老两代的传承与责任,常用于鼓励年青一代创造创新,激励他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放手和支持青年人才在时代发展中担当大任,建功立业。
【范文赏析】
这篇范文写于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文中结束语引用了“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句典故,旨在号召广大青年要传承好共青团的优良传统,把共青团昂扬的青春锐气和蓬勃的创新活力传承下去,眼往下看、心往下沉,勇于求实,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https://img.haomeiwen.com/i4798434/98c7674633e0e2c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