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48573/05157beadd1da72d.jpg)
我们经常能看到电视剧里有这样的场景,外敌入侵或者遇到棘手的事,皇帝会问计于大臣,听一圈,然后做出决断。在这里,各位大臣的计策仅供皇帝参考。
今天和混序部落的创始人李文老师聊到读书这件事,请教他怎样选书和读书。
关于选书,李文老师说,他喜欢带着问题去选书读。比如,他想了解为何伊斯兰文明没有冲击到中华文明,就去找书来读;想知道为什么西方世界为何在最近的500年中出现了文明的爆发,也找专门的书来读。这种读书带有研究性质,因为书里很可能没有直接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得出结论。而且,读了几本书,未必就能弄明白,很可能你需要读更多。
明确了问题,接下来就是找书。不是找一本两本,可能要找到十几本,其中一定要有观点相反的书,想想皇帝问计于大臣,如果一个人提了建议,其他人都附议,那要其他人何用?所以,围绕同一个问题,要找从不同角度甚至完全相反的角度来论述的书来看。
看的时候,把这些书摊在桌上,读某个内容时,对比看不同的书是怎么论述的,立论是什么,依据是什么,背后的理念是什么,这很像皇帝问计,所有的书都是你的臣子,它们要服务于你的目标。关键是,读书的过程中,你要思考,为什么这本书和那本书讲的差别这么大,它们的合理性何在?有没有可能某位作者忽略了什么因素,导致他得出了一个偏颇的结论?或者后世有了新的技术或者证据,这件事可以重新来考量?
这样一路下来,你就会发现多元的解释,得出相对全面的结论,甚至提出新的见解。
不过问题是,问题从哪里来?和李文老师聊天的过程中,我提出了这个疑问。他的回答是,保持对现实的关切。就像他现在研究地中海文明的发展史,就是想从中窥见欧洲纷乱的未来,因为这些纷乱很可能改变未来的世界格局。
除了这一点,我想还有保持好奇心。而好奇心的背后,则是开放的大脑和心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