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位女士谈话中提到,鲁迅讲:人与人不能靠得太近,太近了身上的刺会扎到对方,但也不能离得太远,太远了互相感不到对方的热量和存在,那就会感觉在世上生存的孤独和可怜。
老步当场纠正:此说非鲁迅说而是外国人说的。
老步当时想起的是啥?《分析的哲学》。这书大家知道么?
也是前两天,一位名仙女的在微博上问:朋友京不特翻译的丹麦基尔凯戈尔的哲学书好看么?老步答:这种哲学书对仙女肯定枯燥的要命。老实话吧?但似乎有点无礼呵?
在此,老步向大家推荐《分析的哲学》,此书是按二十世纪前期哲学发展排列的选本,十多个人吧,每人选一段,作者再评一段。当然,读了之后最好再按线索找原本读。
好,继续前面,此书最后一段谈到两类哲学家,一类狐狸型,一类刺猥型,其中似乎就谈到了人与人不能隔太远亦不了太近的话。可现在想想,究竟是否如此说的,老步也没把握了,弄不好要向她道歉了,自己还没搞清楚,就乱纠正别人。
兜了这么一大圈,老步想说啥呢?就是题目所讲,写作交流很温馨呀!
人与人之间,太远不好,太近不好,那怎么交流最好呢?至少是之一,写呀!
身边的人,应该是最好交流,可大谈细谈反复谈无限制谈,可,有啥办法呢?有时或常常,身边的人就是无法谈,你谈的他不感兴趣,他谈的你同样不愿接口,怎么办,写呀!
再者,有的人善谈,有的人不善谈,说出的总不能恰如其分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技术问题;还有内容问题,有些题目比较微妙曲折,日常谈话能以启口,比如,你总不太方便与父亲谈论女孩的鼻子长得怎么好吧?还有些所谓人生啊人类啊世界啊终极性问题,用老步话,这是大白天说出来都有点不好意思的,怎么办呢?写呀!
读书是交流,你可以与李白交流对影成三人,还可与托尔斯泰交流列文与渥伦斯基对少女的影响力。但,这终是被动的吧?
现在多好,有互联网,有简书平台,你可在上面写,写的任何东西都保证有人看,只要与读者稍有对冲,即会有反应,而且是及时反应,弄得不好,还是几百上千人的点赞叫好。多好,多温馨!
这网上温馨,还可能发展为实质性温馨,比如网下见面喝咖啡。
至于没读懂的乱嚷嚷的小朋友呢?
你不理他就是了么!
你要相信,他也会慢慢进步,也会开始温馨的。
2015/1/25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