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07年7月15日 那五年(三)

2007年7月15日 那五年(三)

作者: 嘴上说不要不要 | 来源:发表于2018-02-11 16:36 被阅读0次

随着我和胡俊杰出院,sars事件算是告一段落了。

爸妈在得知这件事后依然心有余悸,一度让我感觉有些怀疑人生。那时候觉得自己上了军校,就好比被这个社会抛弃了。除了遁入空门,也只有进入这个特殊的大学会让人时时顿悟。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我过的忙忙碌碌,因为会那么一点点计算机技术,我各种出公差。顺道说一下,出公差意思就是去干活。在学校机关乃至教研室很多教员眼中,军校学员就是一群连廉价都算不上,毫无使用成本的劳动力。至于有一点特长的学员,更是会成为经常被召唤的“契约生物”。

召唤我们也很简单,只需要给队干部打一个电话——我们就要起早贪黑,忙东忙西。

我大一的下学期,各种公差任务太多了,以至于队干部后来都不好意思让我出公差。因为杂活干的多了,加班熬夜又是家常饭,身体一下就垮了。

一天晚上我在电脑房加班干活,因为没有在睡觉前关闭电源,电脑开机开了一个整晚。因为这件事第二天开会的时候,我被教导员点名叫到130多号人面前罚站。我只记站在台上突然感觉人和声音离我越来越远,我眼前一黑,再醒过来又回到了那个卫生所。

我朦胧间听到队干部与军医之间焦急的对话,他们怀疑可能是“潜伏”在在我身体里的sars病毒作怪,军医执意要给我的父母打电话,队长迟疑了一会儿并没有这样做。

我带着病参加了期末考试,结果没什么意外,高等数学又一次挂科了。本来就偏文科的我报了理科,报了理科又来到这样一所以期末考试论人去留的学校,无休止的公差占用了太多的学习时间,再加上身体因为熬夜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好吧,这些都是借口。

有老学员说哪一门挂科了,只要找到相应的教员花点钱就能摆平。一直以来我都是父母的骄傲,我怎么好意思拿父母的钱来办这种事情。我以为挂科了补考也就完事了,没想到一门高等数学就决定了我的去留。

我留级了,走的那天我看到严厉的队干部,不苟言笑的班长和代理连长,还有胡俊杰都哭成了泪人——只有我是笑着的,看到你们一群大男人哭成那个奶奶样,留级也值了。

相关文章

  • 那三天

    壹 儿子很丧气地回家了。娘笑着把锅从炉子上面端下来,一样一样地端出放到桌子上,嘴里还说着:这猪肝可是对眼睛好,剩下...

  • 那光(三)

    那日起,也许是少年人的自尊,也许是因为那么几丝愤怒,言寒再也没有和肖白聿有过一点交流。 一个依旧如外人般沉默寡言,...

  • 那三天

    即使事情已经过去好多天了,然后从十月二十八号清晨到三十号三天时间里,分分秒秒不曾离开过脑海,时时刻刻一空下来就如千...

  • 三感那

    感怀离开的那个人 感激那个人腾出的成长空间 感谢那个充分利用空间的自己

  • 那女孩(三)

    真正离开的人都是不动声色的,和平常一样安静。没有告别,也没有预知到那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是她和那群孩子的最后一面,大家...

  • 那年那月那事(三)

    刚吃过晌午饭,父亲又催我下地。我已经麻木了,我右边肩膀扛了个撅头,右胳膊提着一个竹筐,竹筐里盛了半框的荞麦...

  • 那山,那院,那人……(三)

    燕子来时,李花漫山。 儿时的记忆,总会被那满山遍野白得耀眼的李花占据。那是一片雪白的世界,是一种纯...

  • 《那村那事》(三)随笔

    说来奇怪,那么大的事,入赘的男方家竟然一点也不知情。那男方家,兄弟两个,入赘的是个小的,虽然不在同一个镇所辖的村子...

  • 那人那景那情(三)

    平凡·原创 红薯,是我们那个年代重要的主食和几乎唯一的零食。 小时候,我和弟弟还没起床,娘就已经煮红薯饭了。我们醒...

  • 那山那水那“神经病”(三)

    文/木子秦淮 第三章: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阿婆在厨房乐滋滋的煎着糍粑,周亚成在厨房看了一眼,出来看到高个女孩李诗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07年7月15日 那五年(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tl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