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就是范增,项羽的首席谋士。
楚汉相争,刘邦在荥阳和项羽对峙,项羽多次侵夺刘邦的粮道。刘邦军队粮食缺乏,恐慌起来,请求讲和。
项羽想要同意,范增说:“汉军容易打败,现在放掉他们,以后一定后悔。”
项羽就和范增加紧围攻荥阳。
刘邦深为忧虑,于是采用陈平的计策离间项羽和范增。项羽的使者来了,刘邦的招待人员准备丰盛的饭菜,看到使者,假装惊讶地说:“我以为是亚父(范增)的使者,没想到是项王的使者。”把丰盛的饭菜又端了下去,换上粗劣的饭菜。
使者回来把情况报告给项羽,项王怀疑范增私通汉军,稍稍收回他的职权。范增大怒,说:“天下大势已定,君王自己负责以后的事情吧。请赐我回去做一个普通人。”
项羽答应范增的请求。范增离开,在前往彭城的路上,因背上长毒疮病逝。 毒疮早不长,迟不长,偏要在范增辞职回彭城的路上长,可见毒疮十有八九是气出来的。
此后战争形势逐渐转向对项羽不利,项羽面临的首要不利因素是后方频繁被彭越军队袭扰,粮食运不到前线,军中粮食缺乏。
“(刘邦)使刘贾将兵佐彭越,烧楚积聚。”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
“是时,彭越复反,下梁地,绝楚粮。”
——《史记·项羽本纪》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91729/edfd5e518f9ead95.jpeg)
刘邦的第一功臣萧何多次被刘邦怀疑。
刘邦和项羽在京索之间对峙时,多次派遣使者慰劳位于后方的丞相萧何。有个叫鲍生的人对萧何说:“汉王在前线风餐露宿,却多次派使者来慰劳您,这是有怀疑您的意思。为您考虑,不如派遣您的兄弟子孙中能打仗的都到军营中效力,汉王必定更加信任您。”萧何听从了鲍生的谋划,刘邦非常高兴。
陈豨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到了邯郸,平叛尚未结束,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诛杀了韩信。刘邦知道这件事,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并令五百名士卒、一名都尉做相国的卫队。
原秦朝的东陵侯召平对萧何说:“祸患从此开始了。皇上风吹日晒统军在外,而您留守朝中,未遭战事之险,而增加您的封邑并设置卫队,这是因为目前淮阴侯刚刚在关中谋反,对您的忠诚有所怀疑。设置卫队保护您,并非以此恩宠您。希望您辞让封赏,把家产全用来助军,那么皇上就会高兴。”萧何听从了召平的计谋,刘邦非常高兴。
黥布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征讨,多次派人来询问相国萧何在做什么。萧何因为皇上在军中,就在后方安抚勉励百姓,把自己的家产全用来助军,和讨伐陈豨时一样。
有个门客劝说萧何:“您灭族的日子不远了。您位居相国,功劳数第一,还能再增加吗?您当初进入关中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民众都亲附您,您还是那么勤勉地做事,与百姓关系和谐。皇上之所以屡次询问您的情况,是害怕您倾覆关中。现在您何不通过低价赊欠等方式多买田地,来败坏自己的声誉呢?这样皇上才会心安。”萧何听从了门客的计谋,刘邦非常高兴。
如果范增脾气好些,像萧何一样表忠心,重新获得项羽的信任,帮助项羽稳定后方,让粮食源源不断地供应前线,那么项羽的整体实力不输刘邦,最后楚汉相争,胜败未可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