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几集北子宁的318公路骑行,被他追求自己人生梦想的行动所感动。他坐飞机到成都,再买一辆125摩托车,骑行在318公路上,并记录自己进藏期间的见闻,特别是当夜幕降临前,他找到可以搭帐篷的牧民家里,然后,在交流中记录着他们的热情、纯朴,这些品质是装不出来的,而是本质中显现出来的,是那清澈眼神中的坦荡,是质朴笑容中的体现。
他在没有钱的时候,就会在当地做起送餐员,每天收入不多,也就一二百元,但他说他的体会是知道了挣钱的意义,挣钱并不是为了将来不担心,并不是为了孩子不担心,也不是为了几十年后给孙子不担心,未来是什么样也说不清的,能够把握的只有当下,只要现在还健康,就让自己充实快乐一些。
这个体会是很多人在道理上明白的,却在实际当中仍然焦虑于当下,忧虑于未来,遗憾于过往,因为对于过往总会觉得自己没有把握好机会,对于未来会认为一切都在变化,心中没有底气去面对,而当下的出路不明,自己的内心又没有坚定的落脚点,所以,焦虑烦恼也就成了主旋律。
他在送餐的过程当中,因为路滑骑行摩托车过于颠簸,一位客人订的蛋糕破损了。他在咨询队长的时候,得到确认,只要蛋糕退回,就不用他陪。可当他给客户打电话的时候,客户已经把蛋糕吃了。虽然生气,但他很快转念,做为成年人,要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即使队长告诉他要去跟商家哭求卖惨,他也不想去那么做。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该自己承担的,就不要觉得自己社会的底层,自己挣得少,就要把损失转嫁给商家。所以,他自掏腰包给了商家。
这一点,就是在旅行中一个很重要的收获,有了这样的心态,他一定会走得更远。
另一个视频记录着,他到一户牧民家落脚,跟牧民家的孩子玩得特别好。当他给孩子讲自己从城市里来的,城市中有高楼,有商场,有游乐场……,孩子一双清澈的眼神,带着向往,带着渴望,想要了解外部世界。他本打算带孩子去最近的云南,可当天不能返回,就改变了方向,到近处的县城领孩子见见外面。
孩子选了最便宜的米粉做为他们的午饭,然后,就碰到了村里人,村里人还教孩子要向他要东西。孩子很腼腆地说要衣服,他就跟孩子说,你说想要的我就给你买,但不要学大人的向别人索取。到了买衣服的地方,孩子选了自己喜欢的,在两件衣服的选择上,大人选了贵一点,孩子却选了自己喜欢的。他跟孩子说:不要受别人的干扰,自己内心中喜欢的才是最好的。大人的价值判断是贵贱,如果你让那叔叔选,他一定会选贵的。“
反观在城市生活的我们,不是越来越自由,反而是越来迷茫,甚至都忘记自己的一生是来做什么的。圣人说三十而立,立起的是什么?是名利的追逐,还是精神的净化,是入世的热闹,还是出世的超脱?如果找到自己的人生立向,就要全身心投入进去,不被外物所扰,不然就会被目标之外的事物分去时间精力,也许会再次迷失。
就像这位摩托车游子来说,旅游就是他的人生目标,在这个旅程当中记录见闻,也在其中成长成熟。我们也在人生的旅途中前行,只是多数时候会被生活的旋涡所困,找不到出口。只要慢慢地做着减法,目标就会再次清晰起来。
人生很长,长到只有无奈与痛苦,人生又很短,短到一生很难做成一件事。所以,只要目标确立了,那就大步前行吧,忽略路边的风景,那都是一个又一个漩涡,躲过了,就会进入快车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