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孩子发展最重要的是婴幼儿阶段,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今天不是要和大家讨论早期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而是想和大家说说婴幼儿时期的心理营养对孩子的一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正像花儿开放,需要空气、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环境,生命的鲜花也需要一定的营养才能绽放。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会像鲜花一样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是,很多家长不知道,就像身体发育需要物质营养一样,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还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这种营养,如被接纳、被重视、安全感、被肯定、赞美、认同等等,就叫心理营养。
在物质不再匮乏的年代,心理营养特别容易被忽视。
花儿的营养,是从园丁那里得到。孩子的心理营养,首先从母亲那里得到;其次是从父亲那里。当然,也可以从其他的重要他人那里得到。比如婴儿时期,在母亲充满欣赏和关爱的眼神里,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可爱的,别人也是值得信任的;在自己的需求被合理满足之中,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有力量的。这样的孩子,获得了基本的自尊,赢得了探索世界的基本动力。这样的孩子,心理营养是充足的,也将为其今后的人生奠定成功的基础。
那么婴幼儿发展过程中需要哪些心理营养呢?
如果婴幼儿时期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那么,在其后的一生中他都会不断寻觅,并因此引发各种状况,直到找到曾经缺失的心理营养为止。
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
0~3个月,孩子刚出生不久,他需要的第一个心理营养叫做:无条件的接纳。
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其实小宝宝什么都知道,只是他不会说话,有需要时只能用哭来表达。
在需求表达那么不明确,未来的一切也都那么不确定的时候,最需要爸爸妈妈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你不知道我乖不乖?你也看不出来我好不好看?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更不知道我以后会不会有出息,但你就是尽你所能来满足我、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孩子渴求的、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第二个心理营养: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0~3个月的孩子还需要确定:“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我是No.1。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不舒服,但如果你发现我饿了、病了,你都会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这样,我就会知道,在你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它指的是在孩子心理人格形成及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这个人的养育态度及行为举止,将对孩子的成长形成决定性影响。这个人由孩子自己挑选,最初、最本能的选择当然是爸爸妈妈,如果爸爸妈妈不行,他可能就会选择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长辈。
从这个人身上,孩子希望得到无条件的接纳,希望成为这个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没有找到这样一个理想的“重要他人”,那么他一生中都会一直去寻觅,直到找到为止。上小学,他会去找小学的老师。上中学,他会去找异性,会很早谈恋爱。
他会非常希望弥补曾经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我最重要”的感觉,希望有人能把自己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找不到,他就会一直带着这个期待长大,带着这个期待结婚。等到结婚,他也会一天到晚询问:“在你的生命中,我到底排第几?”问了又问试了又试:“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很任性、很坏、很糟糕,你还会那样爱我吗?”他会一直不断地去寻找这个答案,从而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碰到很多问题。
第三个心理营养:安全感
从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外一个阶段——想要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首先,妈妈要情绪稳定。常处于焦虑状态的妈妈,很难心平气和,她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情绪容易失控。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让自己情绪稳定,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如果妈妈认为自己有情绪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面对孩子。
孩子本来和妈妈连在一起,出生时经历了生理上的分离。从4个月开始一直到3岁,是孩子要和妈妈或爸爸剪断心理脐带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做好,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独立。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在安全感建立这件事情上,妈妈的作用大过爸爸,因为孩子分离的主要对象是妈妈。如果妈妈的状态稳定,孩子会很自然地走过这个分离期,并获得安全感。那么,妈妈怎样的状态,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安全感呢?
我们常喜欢为孩子做我们“认为”最好的事情,而实际上,一个稳定平和的妈妈只要做到陪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需要什么,然后满足他,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来源。我们会发现孩子在这个阶段,时不时会跑回妈妈身边,要妈妈抱抱,这时妈妈痛快地抱起他就好了。抱了一下,孩子有安全感了,要下来,那就放他下来,让他自己去玩,不要打扰。他邀请你玩,你就陪他一起玩。顺其自然,当孩子得到了安全感,他就会尝试分离一点。安全感更多一点时,就再分离一点。总之,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容易分离,这是孩子心理的自然过程。一直不停地离开、回来、再离开、再回来……直到成为一个身体、心理上真正独立的人。
相较而言,不好的做法是,今天妈妈心情很好,就把孩子抱起来玩玩、亲亲;等到心情不好或者很忙的时候,孩子一来她却说,去去去,去找爸爸或者奶奶。孩子老来烦父母,是因为他需要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并不是因为孩子要的太多。
其次,夫妻关系良好。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孩子那么小,对物质没有那么大需求,父母亲之间良好的关系,才是孩子最渴望也最能给他安全感的东西。父母关系好,他自然很开心,因为父母是孩子全部的世界。如果父母经常吵架,相互指责,孩子就会很害怕,而他无法表达害怕时,就会用很多古怪的行为来呈现。夫妻关系良好在孩子成长的头几年里,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这个阶段中有一个养孩子最头疼的时期——可怕的两岁。为什么“可怕”呢?就是因为分离期的孩子,想独立,却没有能力彻底与妈妈分离。这时,孩子对妈妈的要求特别高。因为没有独立的能力,他需要妈妈随时看着他、保护他,并对他的行为有所反应,但是如果你真去帮他,他又不同意,因为他那么渴望独立。所以,两岁上下的孩子最常讲的,就是两个字:“不要!”面对孩子的这种“逆反”,我们要拿出“温和而坚持”的态度。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的,大胆放手。确实有危险的时候,我们也能够“温和而坚持”地对孩子说“不”。“坚持”是指行为上坚决制止孩子不当或不安全的举动,“温和”是指当我们制止孩子时,态度上不带有评判、指责的情绪。
第四个心理营养:肯定、赞美、认同
当孩子进入四五岁这个阶段,有了“我”这个意识的时候,他非常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
如果说在安全感的给予方面,妈妈比爸爸更重要。那么在肯定和认同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母亲。父亲对孩子的肯定、认同、赞美,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它的份量都特别重。如果父亲愿意认真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
如果爸爸愿意去欣赏孩子并且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出来:“你很棒,爸爸好爱你”,孩子会认为:“我很好,爸爸妈妈觉得我很可爱”,因此他会充满自信,真正源自内心的自信,他知道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孩子有自信,认为自己有价值,他就会有一个新的我,并且明白“我是谁”,然后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难题。
所以,请爸爸一定要这样做!经常肯定孩子,向孩子表达:“我很喜欢你,你很棒!”得到了爸爸的肯定,一个女孩子会觉得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做为女性她是有价值的。而一个男孩子,同样会觉得作为一个儿子,他的男性角色是很好的,他是很好的男孩。也就是说,在性别的认同上,父亲的作用更大。
第五个心理营养:学习、认知、模范
6~7岁的孩子,特别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
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当碰到麻烦时,我怎么办?如果心情不好,怎么办?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孩子需要学习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生活中的问题,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
对于孩子来说,他的第一个模范就是母亲或者父亲:当生活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爸爸妈妈用什么态度来面对问题?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将来这就是孩子走向社会后处理问题的示范和模版。
心理上的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在七岁之前。如果这个孩子给足了他七岁之前的心理营养,他自然就会有生命力去学习,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有缺失,他就会一直处于寻找的状态。让人家去接纳他、认为他是最重要的、给予他安全感、肯定他、赞美他。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心理营养充足,那么生命的五大天性便会自然得以良好生长,它们就如生命的五朵金花,在人生的旅程中悄然绽放。
第一朵:爱的能力
不但能给予爱,也能够接受爱。
第二朵:独立自主
做自己、为自己负责
第三朵:价值感
即追寻生命的意义。
第四朵:连结
与人连结证明我们的价值,婚姻是人类连结的表达。
第五朵:安全感
信任自己,信任别人,信任世界。
没有人能替代父母亲对孩子的教养责任。让孩子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永远是父母的责任。作为父母,不要等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尤其是产生极端行为时,才大惊失色痛彻心扉举手失措。父母最大的失败,不是事业上的,而是养育孩子上的失败。
心理营养,越早开始越好。如果存在缺失的话,先要处理的一定是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妈妈爸爸与孩子的关系。然后给他称赞,肯定,告诉他,他很重要。好的亲子关系先于教育,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先有关系后有教育的。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是只要满足他的物质需要就行的,心理营养比物质需求更重要。因为这将决定一个孩子长大后是否能够很好的步入社会。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时的给予孩子情感和心理上的关注。
如果发现孩子已经出现问题了,那就以孩子出现问题为契机,父母开始学习如何成为父母,家庭就开始成长了,这是希望的开始。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这是真的。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获得足够的心理营养,让生命的“五朵金花”美丽绽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