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经”和“传”的最初是什么?可能你不知道的历史引言
学历史的时候,我们都会读到《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经传体通史。那么在《春秋》还有《史记》之前,古人又是如何来记录历史的呢?
说到这个问题,首先要谈“史官”,从已知的记载来说,夏末就有了“史官”这个职位。《吕氏春秋·先识篇》记载:夏桀荒淫无道, 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进行劝谏,无效,即弃而奔商。
到商周时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史”、“册”、“尹”等字样,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考证,“作册”和“内史”是同样的官职,其长官称“尹”,都是掌管文书、记录时事的史官。《周礼·春官》就记载周王室设有五史。
当时的“史官”是如何记录历史的呢?从已知的资料来看,有使用甲骨、鼎、画、丝、竹等。由于古代文字比较少,要准确表达意思不容易,所以记录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经”和“传”,而且“史官”的位置基本需要世袭,否则很容易造成历史失实或缺失。
那到底什么叫着“经”?什么叫着“传”?为毛“史官”一出问题,历史就会失真呢?接下来我们就从结绳记事开始说说“经”和“传”。
经和传
“经”和“传”的最初是什么?可能你不知道的历史先说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村庄里面,有什么事情大嗓门一喊全村人都知道,所以也没有文字,更不需要笔,大家每天就是打猎、耕种、生孩子。反正每天为了生活忙忙碌碌,过得也还算充实。
可是这种靠天吃饭的日子,不可能总是安稳,意外也是无处不在。有时候是出去打猎遇到猛兽,会有人受伤甚至死亡;其次就是耕种也经常会遇到各种自然灾害,造成颗粒无收。一到那个时候村里人总是觉得十分悲伤。
一个村庄的里面,总是会有那么几个聪明人,比较喜欢思考。先是改善打猎和耕种的工具,但是还是免不了三灾六难的。有人就会觉得是不是我们什么地方没做好,得罪了上天和神灵,所以上天故意降下这些灾难来提醒我们?以后千万不要等上天来提醒,我们需要经常检讨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上天的要求。
可实际操作起来,大家平时那么忙碌,如何记得呢?大家也都没有文字,只能靠记忆,互相提醒。即使这样还是免不了有忘记的时候,或者即使记得,可是做得又不够好,怎么办?咦,我们可以在绳子上打结来提醒我们啊。
于是大家就决定找一个记性最好的人,让他来强行记忆,最后又在绳子上打结,通过绳结来提醒。大事就大结,小事就打小结,不同的事情不同的结法,一段时间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就打个总结,绳结也就到了尾巴,这叫结束。
“经”和“传”的最初是什么?可能你不知道的历史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是一种相对于那个时代,非常先进的记录方式,配合语言使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绳记事一旦掌握方法,实际上是终生不忘,不会像上述所说情况,时间久了就会忘记某一个绳结的意义。结绳记事实际上非常复杂,甚至比现代的一门文字更加繁琐从颜色上,人类至少可以用七种色彩以及黑白两色,共九种颜色赋予其涵义。
从材质上,绳子可以用动物毛线绳,树皮绳,草绳,麻绳等等,各种材质的绳子,有几十种类别。
从粗细上,最少能够分成粗,中,细,三种不同规格的绳子。
从经纬上,有横向绳子,也有纵向绳子,有主绳,也有支绳。
可是单纯的结绳记事能够纪律下来的信息量是非常少的,所以必须配合语言来表达,所以这个人不仅要会结绳,还要在绳结的提醒下,把整个记录还原出来。
因为是结绳记事,村里人就把这种记录事情的绳结称作“经”。
“经”和“传”的最初是什么?可能你不知道的历史到了后面,要记录的事情越来越多,绳结已经不好用了,而且绳结还容易坏,村里的聪明人就开始把绳结的形状刻在骨头上或者乌龟壳上,这就开始有了最初的文字。
从一开始结绳记事,到可以文字记录,当然是巨大的进步,但是,不管是结绳也好,还是刻在骨头上的文字也好,它能够承载的信息量都是十分有限的,这就还需要有人把信息记忆下来。由于每个人的生命有限,为了防止记录的丢失,所以这种记忆必须代代相传才不至于丢失。
这就是“传”,意思由一个人掌握操作能力的人,这是一个活的信息库。
“经”和“传”的最初是什么?可能你不知道的历史“经”就是文字记录的事情,“传”就是口口相传的描述。而《史记》就是司马迁依据收集以前的“经”包括《春秋》(其实应该叫《春秋经》,结合口口相传的故事汇编而成的一部通史,所以《史记》中会有很多类似神话的故事,也会出现一些后来被出土文物证明错误的地方。毕竟在他的那个时代一方面资料有限,另一方面收集不易,同时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多次战争,整个“经”的损毁,和“传”人的消亡,太多历史就已经被淹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