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美食总是牵肠挂肚的。前年,我刚刚玩《简书》,就开了一档《西南美食之旅》,只是因为每天开车500多公里,及至停下来,已是人困马乏。所以,吃得不少,消化得不多,简书得不够。
2018年7月中旬,承蒙《中国消费者报》厚爱,约我到贵阳为他们的培训班授课并参加两天的培训,给了我一个两载难得的机会,于是,工作之余,在贵阳朋友的带领下,尝到了贵州美食新派,名字居然叫丝娃娃。
竖秋拍摄,丝娃娃,居然可以大饱口福——纪念结缘简书两周年丝娃娃不是娃娃,是丝。
对,各种各样的丝。如上图。
将这些个五彩斑斓的素菜丝,挑三拈四,用面皮包起来,再加入蘸料,看起来就像当地少数民族包婴儿一样,所以,大家就叫这门菜为“丝娃娃”。
多么可爱的名字!
就是不好意思下口。
豆腐丸子。竖秋拍摄。丝娃娃,居然可以大饱口福——纪念结缘简书两周年我们中午去的这家丝娃娃店,在一家大型商业体里面,位置并不起眼,但是,我们也排了过半个小时的队。
如果是单一的“丝娃娃”就太简单了。好在这家店还有好几样做得特别精致的菜。
如上图的豆腐丸子。十个淡红色的丸子装在一只精致的量身定做的异型盘子里,配上蘸料碟,蘸料碟里也是大有乾坤的。看得见的有花生、黄豆、香菜和折耳根,看不见的还有芝麻、腐乳汁和酱油醋。
在品尝了丝娃娃的清爽脆甜之后,这道豆腐丸子一端上来,我便夹起一枚,沾上蘸料急匆匆往嘴里送。
朋友看到我这急吼吼的样子,笑着教我说:“吃这种豆腐丸子的时候,要把豆腐丸子轻轻戳破,让蘸料充分进入丸子里面,才有滋有味。”
果然,我连忙吃了第二个。
这里很多菜,都靠蘸料出味。可以说,蘸料调味是贵阳菜的一个基本功。
说话的功夫,又一盘新菜上来了。这道菜,服务员叫“洋芋粑”
好一个“洋芋粑”。
我家乡多的是洋芋,也有不少洋芋粑。而且恩施洋芋外地人也叫恩施土豆,以个小如鸡蛋,色黄似金蛋,味道如豆沙,营养在富硒为特点,深受本地人喜爱,也颇受外地人青睐。
难道这贵州的洋芋粑比我们恩施的洋芋粑好吃还看得见?
竖秋拍摄。丝娃娃,居然可以大饱口福——纪念结缘简书两周年一口下去,高下立见。
这是用洋芋泥加工制作的。粑粑本身就是洋芋的本味。美味来自粑粑上面的甜面酱和周围的“哨子”,看上去有花生、炸透了的腊肉丁、糊辣椒、葱花等等。你可以用筷子夹起一块,沾上“哨子”,慢慢品尝。个中滋味,无以言表。这些哨子和蘸料似乎就是一个干与湿的不同。
西南地区大多把饼状物叫粑粑。如,苞谷粑粑、洋芋粑粑、豆渣粑粑、灰面粑粑,也有简称为“粑”的,如糍粑,荞粑。
在我们老家,如果哪个人说你长得好看,说你“好看得像荞粑!”你可别高兴得太早,那本意是夸你长得粗糙而且黑。如果那个人夸你长得像洋芋粑粑 ,也不能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我们这里的洋芋粑粑是黑色的。味道来源于发酵后的洋芋,是那种酸酸甜甜的原汁原味,而且用桐子树叶包成一个漂亮的三角形。和贵阳的洋芋粑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味,颜色、形状也大不相同。
相信在贵阳,哪个人夸你长得像洋芋粑,你应该高兴,你是有红似白,好吃看得见的小可爱。
丝娃娃,其实只是一道美食。贵阳,应该是美食新贵。
(两年前,我刚刚结缘简书,以家乡的葡萄开篇。今天,以贵阳的美食做纪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