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菜
苦菜又名苦苣菜,茎呈黄白色;叶片为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花鲜黄色。苦菜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磷、钠、铁、等元素,能清热、消肿、化淤解毒、凉血止血。苦菜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
苦菜吃的是嫩叶部分,这个菜的可食部分只有嫩叶部分。苦菜嫩叶部分富含营养,每百克嫩叶含水分91克,蛋白质1.8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4克,钙120毫克,磷52毫克,胡萝卜素1.79毫克,维生素B20.18毫克,维生素C12毫克等。生吃略带苦味,用开水烫一下制熟,苦味可除。苦菜可炒肉、做汤,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烫后蘸面酱食用。或做麻酱拌苦菜、苦菜粥等。
一: 蒜茸拌苦菜:
主料:苦菜嫩叶(尖叶)500克
调料:大蒜(白皮)15克,盐3克,味精2克,香油5克
做法:
1、大蒜去皮洗净捣成蒜茸;
2、将苦菜嫩茎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内焯一下;
3、捞出用清水冲洗去苦味,挤干水分,切碎放入盘内;
4、浇上蒜茸和调料,拌匀即可上桌。

二: 苦菜扣肉:
主料:猪肋条肉(五花肉)600克,苦菜(尖叶)200克
调料:大葱10克,姜10克,大蒜(白皮)5克,盐8克,味精4克,白砂糖5克,料酒5克,淀粉(豌豆)5克,八角5克,花椒8克,桂皮1克,番茄酱5克,胡麻油5克,猪油(炼制)20克
特色: 双色相间,猪肉肥而不腻,苦菜素而不炎,咸鲜香苦。
做法:
1. 白糖加水适量溶化成糖水;
2. 将苦菜嫩叶摘洗干净,入沸水锅中焯一下;
3. 捞出用凉水冷却后沥水,平铺于盘底待用;
4. 将五花肉刮洗干净,切成10厘米见方的块,下锅煮沸,打去浮沫;
5. 然后放姜片、大料、花椒、盐煮至七成熟捞出;
6. 用干布擦匀肉皮上的水分,然后再涂上糖水,隔2分钟再涂一次备用;
7. 将炒锅内的猪油烧热,将上色的肉块皮朝下,入油锅炸至肉皮呈红褐色时捞出沥油;
8. 再回沸水锅中煮约1分钟捞出;
9. 肉皮朝下放于案上,改刀切成小的正方块,刀深至肉皮(肉皮不切断);
10. 然后装入碗内(皮朝下),入笼,大火蒸2小时;
11. 取出把汤汁倒入另一碗中待用;
12. 把蒸好的肉反扣在苦菜盘中,肉皮朝上;
13. 将倒出来的汤汁加入锅中,加番茄酱、南酒、花椒油,用湿淀粉10克(淀粉5克加水5克)勾薄芡;
14. 最后浇在盘中的肉和苦菜上即成。

桔梗
又叫明叶菜、和尚帽,别名有包袱花、铃当花、道拉基、白药、利如、梗草、卢茹、房图、苦梗、苦桔梗,其枝端能开出蓝色的小花。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桔梗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草坡、林缘,有栽培。桔梗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长6至20厘米,直径1至2厘米。表面淡黄白色,微有光泽,有纵沟纹、皮孔、及支根痕;顶端根茎长0.5至4厘米,直径约1厘米,茎痕排列呈盘节状。质硬脆,断面可见放射状裂隙,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棕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苦。以根肥大、色白、质实、味苦者为佳。
桔梗分布于全国各地。播种2年或栽培当年秋季采挖,割去茎叶,挖出全根,洗净泥土,乘鲜用碗片或竹片刮去外皮,放清水中浸2至3小时,捞起,晒干;或去芦切片,晒干。我们平常吃的都是桔梗根,它有祛痰镇咳、镇痛、解热、镇静、降血糖、消炎、抗溃疡、抗肿瘤和抑菌的作用。
桔梗营养分析:
1、除含糖量较高外,还含较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C以及多种桔梗皂甙、远志皂甙、前胡皂甙和桔梗聚果糖等。
2、桔梗皂甙祛痰作用,并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胆酸的分泌。此外还有解热、镇痛、抗炎、镇静等作用。
3、桔梗具有祛痰排脓等功效。可作为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等病症的辅助食疗。
桔梗适合人群:阴虚久咳及咳血者禁服;脾胃虚弱者慎服。
桔梗食疗作用: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升中有降;具有宣肺祛痰,下气利咽,消痈排脓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失音,胸满肋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肺痈吐脓。
桔梗食物相克:桔梗畏白及、龙眼、龙胆;忌猪肉。
桔梗内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
桔梗做法指导:
1. 可配伍治疗各种痰多咳嗽,临床运用广泛,常与苏叶、杏仁、前胡、薄荷、菊花等配伍。
2. 用于咽痛咽肿、声嘶音哑,常与荆芥、连翘、射干、牛蒡子。
3. 用于肺痈咳吐脓痰,多与甘草,鱼腥草、苡仁同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