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怀有善意,是一种美德。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能获得幸福的体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但作为接受善意的一方,内心体验却并不都是如此。如果可以,这世上的人恐怕都愿意去帮助他人,而非被迫接受他人的善意。
被迫地接受他人的善意,很多时候恰好意味着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如他人,或者是能力,或者是身体,或者是经济状况,又或者是心理上处于劣势而不得不接受他人的帮助。
身处困境无力改变已经让人倍感痛苦,如果在接受善意的同时,同时感受到了低人一等的自卑感,或者感到受制于人的威胁感,甚至于感受到一种被施舍的屈辱感,这无疑从根本上削弱了善意本身的意义。
而好的善意,总会找到一种适合的表达方法,让被帮助的人更容易接受。
(1)
最好的善意,不会令人有一种受制于人的胁迫感。
电视剧《延禧攻略》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娴妃的弟弟生病急需银两救命,娴妃想尽办法筹钱,却一筹莫展。纯妃得知消息,深夜带着银两拜访娴妃,直言告知自己可以帮助娴妃,却被娴妃严词拒绝。
理由很简单,纯妃此来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帮助娴妃搭救弟弟,同时希望娴妃能归顺皇后的阵营,成为皇后掣肘后宫的工具。
娴妃深知一旦接受银两,就意味着自己必须听命于皇后,而当时的娴妃还在坚守自己独善其身的原则,不想接受胁迫,即使纯妃本意或许确实想帮助娴妃,但这份沉重无比的善意娴妃绝对无法接受。
如果施与善意的时候,以附加条件作为要挟或者交换,这样目的不纯的善意不仅很有可能会被拒绝,即使接受了也会给接受善意的人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
(2)
最好的善意,不会居高临下,让人觉得低人一等。
还是《延禧攻略》,还是娴妃。
娴妃最终还是拿到了银两,但是不是从纯妃那里,而是从富察皇后那里。
在富察皇后的生日宴上,富察容音以娴妃贤良淑德为由,给予了嘉奖,而嘉奖的礼物就是银两。
富察皇后这种做法看似平常,但却意味深长。如果以皇后的身份直接将银两赐予娴妃,以娴妃的位份断无拒绝的可能,但这却只能显示出皇后高高在上的姿态。而在宴会上进行以嘉奖的方式赐予银两,那么这些银两就是娴妃靠自身努力而获得的成绩,不再掺杂任何条件,不需要接受胁迫,也不是来自于高人一等的皇后的施舍。
(3)
最好的善意,从来都是不着痕迹。
住17楼的林老师有一个5岁的女儿,住一楼的王大妈有一个5岁的孙女。王大妈的儿子和儿媳妇都外出打工了,王大妈平时在小区里也是靠捡垃圾为生。
林老师带着女儿下楼玩,就这样认识了一起在楼下遛弯的王大妈和孙女。林老师邀请王大妈带着孙女去家里玩。王大妈的孙女发现林老师家里好多的玩具,一时之间爱不释手。
林老师见状,便将其中一个恐龙玩偶送给王大妈的孙女。王大妈见状,连声说,这个太贵了,我们不能要,领着哭泣不止的小孙女离开了林家。
过了几天,王大妈在小区里捡垃圾,竟然发现有人将一只大的恐龙玩偶遗弃在垃圾桶里。王大妈开心地捡回了家,小孙女看见大恐龙,开心得不得了。
林老师的女儿问妈妈,昨天那只新买的恐龙,就是和手里抱着的一摸一样的那只怎么不见了。
林老师看着窗外王大妈的身影,笑着说,妈妈把它送给了一个喜欢它的人。
或许才是这世上最好的慈悲,不仅让接受善意的人感受的幸福,还保护了他们那颗容易受伤的心,而自己就躲在背后,默默地感受帮助他人的幸福。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接受别人的帮助,怎么还受不了一点委屈吗?
是的,需要接受善意的人,必定无法避免而忍受着各种各样的委屈。但如果有选择,但愿我们施与的善意的时候可以不带有任何条件,可以不着痕迹地帮助他人。
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