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与他们最核心的自我接触,但面对父母不觉醒的教养方式,他们却没有世故的技巧去保护自我。他们没有能力去将父母的话语、行为和反应视为父母早年经历的表现。孩子不明白妈妈生气了,是因为她感到能力不足,是她与真实的自我失去联系的表现。孩子也不明白爸爸责怪他们,是因为他在工作上觉得没有安全感。孩子们看到的,只是父母的怒气指向了他们,使他们以为自己是惹爸妈生气的原因。他们也不明白妈妈或爸爸为什么总不跟自己相处或玩耍。孩子看到的只有父母的心不在焉、漠不关心,因此他们以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或者不够有趣。 因为孩子还没有能力准确评价家长的情绪,他们无意识的吸收了这些情绪。慢慢地,这些情绪取代了真实情感,成了孩子的情绪模式,并指导他们在成长中如何去面对生活。
让我想想,我真实的自我是什么样的?与孩子生气的时候,我真正生气的原因在哪里?探寻自我。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一个觉醒的过程。
今天社团社长把我的一篇文发到编务群里,大家给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有些方面是我意识到了的、有些是我未觉察的。但我还是没有新思路怎么去修改。只有放在明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0691/0a0f9a6e7d598ac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