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打卡第一百四十六天:

今天学习了《为孩子重塑教育》的“对话雅各布”

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雅各布成长于南加州的富人区。儿时的他很受欢迎,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富有创造力,很喜欢搞明白事物背后的工作原理。
雅各布就读于当地一所公立中学。
雅各布很有创业精神,但他对未来的规划依然中规中矩,十分老套:上中学时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学金融专业,毕业后到银行找个工作。老师问我们,能否提炼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那个真理。我那年17岁,天真至极。于是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金钱能买来幸福。
雅各布通过高中时代的刻苦努力,绩点拿到了3.7,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分数是1340,顺利被华盛顿大学录取。用他自己的话说,唯一的问题就是“世界不再有笔直的大道可走”
2009年,雅各布从大学毕业。当时的就业市场极为惨淡,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更是希望渺茫。
雅各布并不是轻言放弃的人。雅各布想过是不是要回学校继续深造,将找工作这件事再往后推几年,但他父母不愿支付这笔费用。雅各布不想贷款,于是接受了一份没有收入的实习工作,搬回了家里。
9个月的实习结束了,在此期间,雅各布的父母非常慷慨地供他吃住。随后,雅各布终于开始挣钱了,虽然这份工作没有他梦想中的那么体面,但总算有了收入:以每小时7美元的价格为一家经纪公司收发信件。一度被视作成功关键的大学文凭,此时看起来更像是个笑话。
雅各布认为,自己的成功源于迎难而上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有他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意志力。
我们问雅各布,他是否在目前这份工作中运用过大学时期学到的技能。“给一部电影做融资建议书时,我用到了跟专业有关的技能,就用过这么一次。”雅各布说,更多的时候,他能用上的是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和创业技能。
雅各布告诉我们:“如果能重新选择,我百分之百不会去读大学。这并不是说雅各布认为大学经历对他的职业发展完全没有价值。校园提供的社交氛围对他来说尤为重要。在访谈过程中,他多次强调,自己是母校的忠实支持者,他认为自己获得了优质的教育。但他的个人经历却会让他扪心自问,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现在,雅各布秉持“边做边学”的信念,与他年少时拆装计算机、自己作曲的经历不谋而合。我们问他,如果现在可以给当年的自己出谋划策,那么他给出的成功定律是什么。雅各布说,他只会建议,“在努力奋斗和多交朋友之间把握平衡,多花些精力交朋友,了解自己”。当你沉浸在真实世界中,遇到某件事,发现这件事可以让你每天心甘情愿投入好几个小时去做,那么它就是你的热情所在。勇敢去追求吧。
雅各布说,大学课程要是能专注在更加实际的领域,就会对他如今的工作大有裨益。
雅各布经常会反思自己受过的教育和自身的经历。他认为有些东西需要改变,“当人们谈到大学文凭的价值时,他们所指的其实是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成功'和‘未来'。真正的问题是,你的未来究竟值多少钱?当然,答案是无上限的。这是个系统化问题,也是整个美国的问题”。
采访者:塔玛拉·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