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焦点分享第1384天(20220501)
外化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态度。和外化有关的叙事地图,其实是两个地图,一个是对于问题的外化地图,另一个是对于技能、特殊意义经验或价值的外化地图。
第一步,首先是给问题命名,咨询师运用“外化”的对话,将问题与人分开,并为之命名。这样细致的语言运用,将使得来访者开始体验到问题来自外在,外化的对话为来访者创造更多的空间,让自责和羞耻的影响得以减轻。外化的命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是从来访者的语言里面直接摘取:比如来访者说:“在乎我的人都劝我离开他,我也知道我应该离开他,我也用了很多方法让自己离开,但就是难以离开!” 咨询师会问:“这个“难以离开”是你第一次经历吗?如果是的话,有没有任何一个小的瞬间你感觉到它离你距离要远一些?或者说几乎就要可以离开了”, 用这样的问题把“难以离开”这个问题单独分离出来。
第二种是先重述来访者所讲述的话,再跟他去确认用他说的语言来做某个命名是可以的吗? 比如咨询师在治疗时重复来访者的话,“你刚才说你的孩子陪着你跑了很多医院,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有减轻你的头痛,时间长了孩子还有些不耐烦,你很大的烦恼是怀疑自己的毛病没能被确诊好,也生气孩子们的不理解对吗?来访者说:“是这样的!”咨询师再跟来访者确认,哪个问题更显著一些,比如咨询师问来访者:“那这个“怀疑”和“生气”哪个对你影响更大呢?”
第三种是谈自己听到的,理解到的,给出一些命名的选择,并和来访者确认。有时来访者并不能清晰地用语言界定“问题”,咨询师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对话来尝试支持TA去找到,或者提供几个可能的选项。比如“我听到你讲这些心情,不知道用哪个词可以比较精准地表达这个感觉,是失望?后悔?绝望?哪个比较贴切一些呢?还是你有更合适的表达?”
第四种给出对话中已经有的命名或者第三项里的命名,询问来访者如果把某两个问题合并在一起,来访者会怎样命名
比如:“我们谈到了那个“胡思乱想”,还有那个“否定自己”,你觉得有没有可能把他们合并在一起有一个新的命名呢?”“可以的,就是“想太多”吧!”
第五种是运用绘画、玩偶、沙具和其他媒介进行外化的命名。
举个例子,一个同学从初一入学开始就有一些学习困难,并且越来越严重。过去一直很讨厌两个家伙:“听不懂”和“考不好”,完全没有办法!到了初三就只有上课睡觉、不听不学,到后来这样也没有办法心里舒服,就只有自己伤害自己,可是也解决不了现实的麻烦啊!
我们用一个玩偶代表“听不懂”,另一个玩偶代表“考不好”,发现其实还有另外三个家伙:“部分没有听课”、“做不起题”、“初二学业难度增高”,这意味着我们有机会去发展一些可能的支线故事,因为“听不懂”并不是全部听不懂,“考不好”也忽略了有几次有进步的考试,“部分没有听课”遮盖了“好好听课的时候可以听懂”等等。我们尝试用玩偶展开对话和发展策略。接下里的一周,数学课“部分没有听课”没有来捣乱,数学月考就进步了。
第二步、
开展相互影响的对话
首先是探索问题的影响,透过给问题命名,咨询师得以勾勒出问题对来访者的影响,进一步将人和问题分开,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充分体验问题控制他给他带来的代价。
l 这个“愤怒”会怎样影响你看待你自己?
l 这个“阴晴不定”如何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
l 这个“经常的怀疑”怎样影响你和其他人的关系?
这个探索可以深入到方方面面,比如他们的心情和感受、他们的心灵、他们的想法、日常生活、社交、工作、关系、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己不同角色的看法。
然后是询问来访者对问题施加的影响。在开展相互影响的对话时,怀特谈及的“拟人化”对外化有着突出的贡献。
l 比如问题的诡计、策略、方法、意图、计划是什么?
l 它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它的愿望、渴求是什么?
l 它的恐惧和担忧又是什么?
l 它尝试想要夸大或者令你相信的谎言是什么?
l 它和什么样的主流论述站在一起?
l 谁是它的盟友?
通过高度启动五官的语言运用,把一个问题“活化”。
第三步、
评估问题的影响:
邀请人们思考自己对问题带来的影响所持有的立场,比如说,会尝试询问来访者:
l 这对你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l 是符合你的期待还是不符合?
第四步、
调整对问题的作用和影响力评估
邀请来访者调整他们的立场,假设问题所造成的影响是负面的,可以去询问来访者:
l 你觉得这是负面的影响,为什么?
l 你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表现出你的价值观是怎样的?
l 为什么这个价值对你很重要?
l 怎么做或者怎么想会支持你更加进一步去触碰自己珍视的这些价值?
当我们拥有了外化的对话能力,在对话中那些人们珍视的重要的价值、信念、特质等都可以进行外化对话,以强化人们偏好的身份和故事,有信心和勇气运用自己已经有的能力和特质去活出自己更为期待的生活。这就是Martin说的第二个地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