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说:“上帝的建议是,不要强调自己多么重要,受了多少委屈,也不要一心想着去改变个人的屈辱,我们应该努力去理解并且欣赏自己本质上的微不足道。在一个无上帝的社会里,生活中的重大危险就是,它缺乏对超然存在的提醒,因此,一旦遇到扫兴的事情乃至最终的毁灭,我们难免手足无措。”
细琢磨了一下,认知生之蜉蝣,短暂渺小并不难,难的是之后。作者认为,不信上帝不信神,但多少也要信点儿什么,否则生之惶惶。
当代著名学者金克木教授认为,中外文化可分为两套知识体系,一套是偏重逻各斯的道,也就是理性知识。另一套是非逻各斯的道,也就是非理性的、潜意识的范畴。他按照这个标准,为大众开列了必读佛教经典六部书目,其中第四部是有名的《金刚经》。它是对话语录体,其思想中心是“智慧”。这种智慧是佛法特有的,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即逻各斯和非逻各斯的同一。
今日与诸君分享的这本书《当和尚遇到钻石》,就是一帖能断金刚之商业哲学。书作者麦克尔•罗奇格西(格西即佛学博士的学位)在他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期间成绩斐然)毕业前夕,因着母亲、父亲与兄弟的骤逝,对生命意义产生了莫大的怀疑,放弃深造离开美国开始研读佛学(藏传佛教)。经过22年的学习,成为精通梵文、藏文以及俄文的学者。在上师的建议下,开始了弥合世俗与出世生活的界域探索,将佛法与商业融合,在瞬息万变商场中创造了一则传奇。有兴趣的看官可以去查阅安鼎国际钻石公司,一探便知。
因何机缘读就此书,如今已想不起,不过倒是看了几日才读完的,不知是作者还是译者的中文问题,从头到尾读得并不是那么顺畅。读罢有所思又无所思,有所得又无所得。不知道是不是应了书中所说的“空”?“你可以称此书为一本书,你也可以把此书视为一本书,因为它从来不曾是一本书”,这句话是不是玄之又玄,它所要表达的就是万物潜能的境界——空。
所谓“空”,即获得各种成就的秘诀。具体来说,我们所遭遇、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中性的”或“空的”。换言之,无论我们从事件中获得令人愉悦的或令人厌恶的感受,那感受并非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来自我们本身,来自我们心之铭印——即业,它源自我们行动、语言、思想之时植入的种子,而善业与恶业留存在造业者的意识之中,未来将产生善或恶的业果。
所以,若要达成渴望的特定结果,就要与人性的本能相反,进行反向运作,创造人生或事业的特定目标所需的特定铭印。也就是说,要时时刻刻提防本能带来的“永不停息的恶性循环”。我们要如何做呢?态度!态度可以制造最深刻的铭印。作者告诉我们:金钱本身就是经由维持一个宽容大度的心态所创造而来的。
为刻下引导成功的铭印,必要修持菩萨慈悲之道,要具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慈悲等美好品质的臻至完美之人,才能获得如世界守护者所拥有的不可思议的知识。
接下来就是本书的干货了,作者根据《金刚经》的智能,针对46个典型的商业问题,提出真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审视自身信念开始,到理解成功与失败成因,再借以六时书、圆圈日的静默修持,和终极经营法门三步走(自他交换的“蒋巴法”,“身体交换”和“绳索特技”),进入涅槃,进入“没有单单一个人”的全然快乐,修得身心和谐。
到此,全书的核心概念和主要内容介绍的差不多了。乍看“钻石与僧人”似奇怪的组合,阅过此书便有如常之感,作者历经的一切所蕴含的人生之理和个中玄诣,正印证了“佛法不离世法,离世觅佛法,犹如觅兔角。”当然,并非人人过得内圣外俗的生活,但无妨这本书给予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探求心灵深度与静谧的启发和帮助。
其实,历史上有一位过着内圣外俗生活的大人物,他就是完美地结合了统治者与哲学家两个身份,独一无二的“皇帝哲学家”,或称“哲人王”——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
他是斯多葛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是芝诺。这个学派两大观点,一是认为世界由神意完美掌控的,一切都是必然的;二是认为人应该过符合道德的生活,要用理性掌控欲望和激情。为大众所熟知的认知心理学,其主要理论依据便是斯多葛哲学。
认知心理治疗法的核心就是告诉人们,不是事件,而是我们对这些事件的判断在影响着我们,我们只需要改变我们的判断就可以改变心理态度了。这与藏传佛教“每一事情都是中性的,空的”的观点,和创造面向特殊结果的特殊铭印有着异曲同工之意。基于修行需要,书中主张静默修持辅以六时之书,与哲学王为自己所作哲学札记(后成《沉思录》),目的亦同,皆为不断反思自己,让自己过正确的人生。
无神的哲学与佛教佛法,都是引介我们走上自我修炼、超越外在冲突与挑战的道路。个人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为我们明确地划定了修行的道场——生活三大问题(职业、社会和性),并告知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对同伴保持兴趣,成为团体的一员,为人类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或许,这就是人生之高远目标吧。
当然,生而为人必要面对万物皆有尽时之终局。斯宾诺莎说:“快乐是一个人从较小的圆满到较大的圆满的过渡。”稍纵即逝的生命记录,哪怕是在沉入水底之际,亦在水面上留下短暂的波纹,就像这本书,读者阅后不免心中泛起涟漪。另外,书中还有一首《无常之诗》:
学习看清依缘而生之万物
如同星辰,
如同你眼中之困境,
如同一盏油灯,一个幻象,
如同露珠,或如同泡沫;
如同一场梦境,或如同闪电,
或如同一朵云彩。
与无常之诗相比,作者更喜欢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的一段言论,更觉有着朴素的本土味儿。
“中国是个过于明白的民族,从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起,他们就意识到了宇宙和他们没有情意上的联系,人不过是宇宙中偶然现象,无限渺小,知与不知并无异样,结论早就有了,剩下的事只是处理人间的这一小段生活而已,是相互厮杀还是保持平定,有人操心将小人间安稳地保持延续下去,有人则独善其身或依从个性,当然也有人胡作非为,强中更有强中手。他们从不期待这个世界以外的事情。”(摘自《顾城哲思录》)
人生因有了无法掌控的欲望这等能量,又加进了目的,使得生命不得安宁。与其说我们畏惧大限,不如说我们更焦虑——无论如何努力,在人生的终点都可能发现虚耗了生命。所以,治愈对生活无休止的不满足感,让内心归于从容与安宁,获得有品质的快乐生活,或许才是最值得付出心力孜孜以求之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