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教育
正确认识儿童敏感期

正确认识儿童敏感期

作者: 沐风爸好好学习 | 来源:发表于2017-12-19 11:43 被阅读0次

引言

要提到育儿界最火爆的概念,蒙台梭利育儿法肯定是其中之一,而敏感期概念又是蒙氏理论中家长们最熟知、也是最被误读和滥用的一个概念,本文是我对儿童敏感期的一些认识,供大家参考。

1

火爆的“敏感期”

从孙瑞雪老师的畅销书《捕捉儿童敏感期》开始,各种各样的敏感期书籍和文章层出不穷,什么《3岁敏感期,让孩子的大脑自由》、《孩子成长中的31个敏感期,错过后悔一辈子…》,《千万不要错过孩子的XX敏感期》,每本书说的敏感期都不一样,让人无可适从。

蒙台梭利本人也就提出了5个敏感期,而有些作者甚至臆造了好几十个敏感期:光感敏感期0-3个月、味觉发育的敏感期4-7个月、口腔的敏感期4-12个月、手臂发育的敏感期6-12个月、色彩敏感期3-4岁、空间敏感期3-4岁、打听出生敏感期4-5岁。。。

有些别有用心的商人在宣传中强调敏感期“是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机会”、“错过了就不可重现”的特点,搞得育儿就像打怪升级一样:家长们整天神经兮兮地盯着孩子,观察对应的敏感期出现没(就像找怪物一样),每过一个敏感期就相当于升了一级,没发现敏感期行为出现的话就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发育迟缓。通过引发家长们的焦虑,达到宣传他们的培训机构、培训课程等商品的目的。

2

敏感期概念的起源和分类

1

敏感期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敏感期虽然是蒙台梭利的四大幼儿教学基础理论之一(即:四个发展阶段,人类倾向,敏感期,吸收性心智),但是并不是蒙台梭利博士本人的发明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雨果·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称。他在研究蝴蝶的生命过程中发现,蝴蝶刚破茧时受到光的吸引,会爬到树的顶端,因为树顶端的叶子会比较嫩,适合它们还没有发育健全的口器。然而,当它们口器发育强壮可以吃老叶之后,就不再被光照所吸引,会从树顶爬下来。所以,他推断蝴蝶有一个被光照吸引的敏感期,但是只持续在它们口器不强壮的时期,一旦不需要了,就会消失。

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成长发展也存在着敏感期,即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儿童有某种心理倾向性,从而使儿童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刻,对一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能有效地认识事物和掌握活动,而过了这一时期,上述情况便会消失,而且不再出现。

按照蒙台梭利的说法,儿童敏感期只有在孩子0-6岁之间出现,是一种稍纵即逝的本能(Transitory Instincts),每个敏感期只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中,敏感期作为孩子的内在导师(Inner Teacher),驱使孩子被环境中一些特定的事物吸引,做一些特定的事情,满足自己敏感期发展的需求。

2

敏感期的分类

在蒙氏理论里,蒙台梭利本人只提出了秩序感、语言、动作协调、感官精致化、细小事物等五个敏感期,后来AMI(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又补充了一个社会性行为的敏感期,这样蒙氏理论认可的敏感期加起来一共是六个

秩序敏感期,时间段:0-3岁,目的是建立内在秩序。

语言敏感期,时间段:0-6岁,目的是掌握语言。

感官精致化敏感期,时间段:0-5岁,目的是构建智力。

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时间段:1.5-2岁,目的是提高观察力

动作协调敏感期,时间段:1-4岁,目的是协调动作,控制自己的行为,自主做选择和决定。

社会性行为敏感期,时间:2.5/3-6岁,目的:获得与他人相处的模式。

除了以上六个敏感期以外,都是其他人蹭热点瞎编的

3

正确认识儿童敏感期

要科学地认识和运用儿童敏感期,我们需要探讨一下蒙氏理论与正统的科学学科之间的联系,看看哪些观点是得到目前的科学研究证据所支持的:

1、蒙氏理论与发展心理学

一方面,蒙氏理论提到的敏感期、吸收性心智等核心概念和理论,只是蒙台梭利及其教育机构在长时间对儿童行为的观察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经验论,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来使蒙氏理论体系达到科学理论的程度,因此在发展心理学的科班教材里是找不到相关内容的。

另一方面,蒙氏理论在实践操作层面能比较好地创造出一个有效的教育环境,帮助孩子行为得到良好发展。这是因为蒙氏理论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具,是在尊重孩子的原则下认真观察孩子的自然发展需求而设计出来的,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适应孩子自然成长的客观需要的,因此追随者们(家长或教师)在一个又一个的案例里,看到了环境改变后孩子行为跟着改变的成效,所以才会有今日蒙特梭利教学之盛行。

2、敏感期理论与神经学

敏感期理论的一些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脑神经科学的理论的。

第一,大脑相关功能的发展是非同步的。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活体大脑结构的发育规律,发现大脑发育存在非同步性。大脑发育的非同步性首先体现在不同皮层区域上,最先发育成熟的是一些初级皮层,比如躯体感觉皮层和视觉皮层等,而最后成熟的则是需要整合各初级功能的高级联络皮层,如背侧前额叶等。

儿童大脑发育存在非同步性的外在表现就是:儿童在行为上的发育也存在非同步性,在某些时期某些行为发展的阶段性就会表现得特别明显。这可以用来解释敏感期“某一特定时期对特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的特征。

第二,在儿童时期,大脑的神经元和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有一个“先生长过剩后减少”的生长阶段。

在个体刚出生时,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逐渐开始形成,在脑内的很多部分,突触会经历“先生长过剩后减少”这样一个独特的发展过程。在发展早期,突触有一个爆炸性生长的阶段,儿童脑内的突触数量会远远超过成人,因此这个阶段儿童学习新事物和新技能的接受能力会特别强。

接着,在儿童期结束后,大脑会对突触进行修剪,保留有用的突触,剪去无用的突触,突触数量会迅速减少并稳定保持在一定水平。例如,突触密度在出生到12个月之间大约会增长10倍,两岁的时候,突触的密度几乎是成人的两倍。从这以后,突触逐渐减少,大约到7-10岁时降至成人水平。

所以,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最为紧密的儿童时期,就是学习发展的敏感期,这也可以用来解释敏感期“是稍纵即逝的本能,每个敏感期只会持续一段时间,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起来就会相对困难”的特征。

3

如何正确利用好儿童发展关键期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敏感期概念既有它科学的一面,也有其局限性。那么如何正确利用好儿童发展的这个关键期让孩子更好地自然成长呢?在这里我给大家三点建议:

1

如果决定运用敏感期,请不要焦虑

敏感期概念流行的原因之一就是理解起来很简单,到了什么年龄段就敏感什么,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如上文所述,敏感期概念在发展心理学和脑神经学都有一定的证据支撑。如果你时间有限,不想去学习现代的儿童发展研究成果,并且又愿意接受敏感期的概念,那就只运用蒙氏理论认可的6个敏感期去指导你的教育行为,不要再看其他人生编硬造的敏感期。

不过要提醒家长的是,即使孩子在相应的敏感期阶段没有表现出对应的行为,也不要焦虑,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轨迹和步伐,只要不是疾病性的发育障碍,就多给点耐心让孩子按自己的节奏成长。

2

如果不运用敏感期,其实我们有更佳选择

尽管敏感期概念对于指导我们的育儿有它的可取之处,但限于时代(蒙台梭利教学法是20世纪初提出的),蒙台梭利对关键期的划分是比较粗犷的,里面提到的一些方法也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经过近百年来对儿童成长发展规律进行的科学研究,在儿童教育方面已经有了更好的指导理论供我们选择。

我们现在翻开任何一本靠谱的发展心理学的科普书或者教科书(例如我的N岁孩子系列),里面都会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段,讲解孩子的神经系统、感知觉、思维、情绪、社会性、行为的特点和规律,这才是现代家长更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儿童发展的科学规律。

3

把握大脑可塑期,刺激神经突触发育

其实我认为敏感期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脑神经学中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它是脑神经突触水平的可塑性最高的时期,这段时期外界的刺激对神经元和神经网络的影响最大,改变最多。

脑神经突触不是自发生长的,它们需要靠外界刺激才能成长,没有外界刺激神经突触将会逐渐萎缩直至被修剪掉。例如光线和色彩能促使人的视觉神经突触的成长,而声音的刺激能促进人的听觉神经的成长。所有感觉系统接受到刺激以后,都汇集到大脑,大脑对其进行反映,并生成脑神经突触。

大脑在7岁开始的修剪期哪些突触应该保持、哪些突触应该削减,孩子的经历和大脑受过的刺激将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假如7岁之前的经历激活了相应的突触而导致神经递质的释放,突触倾向于被保留。否则,突触将会逐渐萎缩。

因此,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外界刺激,尝试不同的玩具和活动,阅读不同种类的书,去不同的环境活动,与不同的人接触交流,尝试不同的可能性,孩子未来才会有更多的可能。

相关文章

  • 【读书摘录】蒙台梭利儿童敏感期手册

    0~2岁儿童的敏感期:视听觉敏感期、动手敏感期、行走敏感期、语言敏感期、内部秩序敏感期,模仿敏感期。 2~3岁儿童...

  • 正确认识儿童敏感期

    引言 要提到育儿界最火爆的概念,蒙台梭利育儿法肯定是其中之一,而敏感期概念又是蒙氏理论中家长们最熟知、也是最被误读...

  •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儿童敏感期是什么,以及了解儿童敏感期的意义是什么。 所谓儿童敏感期是指儿童...

  • 儿童敏感期——89

    2015.8.25 周五 今天群里给大家分享的是儿童的敏感期。 什么是敏感期? 儿童敏感期是指儿童在连续相对短暂的...

  • 儿童敏感期知多少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之前,从未听过敏感期,更不知道所谓的儿童敏感期。读完之后,才恍然大悟:儿童就是这样通过一个...

  • 快乐宝宝满分妈:关于儿童的敏感期

    什么是儿童敏感期? 儿童敏感期是指儿童在连续相接短暂的时间里,会有某种强烈的发自内心的自然 行为,但敏感期很短暂,...

  • 阅读挑战31天之第8天

    儿童的生长发育都有不同的敏感期,之前听过孙瑞雪老师的课时,了解到儿童对光的敏感期,儿童口腔敏感期等。今天再次认识到...

  • 5.0第三周

    捕捉儿童敏感期 笔记梳理 1、一些儿童成长的敏感期: 口的敏感期。(0-2岁) 手的敏感期。(如爱摸插座) 自主权...

  • 第三章 心理的塑造

    本章主要内容:儿童敏感期,敏感期探究,观察与例证,儿童的外部秩序感,儿童的内部定为,思维的冲突,

  • 捕捉儿童敏感期

    2月4日 |《捕捉儿童敏感期》 了解孩子的敏感期,是解除父母育儿焦虑的灵丹妙药! 书名:《捕捉儿童敏感期》 作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确认识儿童敏感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eb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