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修改自己的年度目标,不自觉就会去翻以前的计划总结。
从2013年到现在,里边的内容差别并不大。
完成率最多也30%-40%吧。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是计划不够好?
想要太多,时间不够?
还是根本就没有去做呢?
所有的计划都像刚需。按理是有动力的。
想要的确实也多。但不至于多余了两倍目标吧。
时间不够那是借口。
知易行难啊。
想到做到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
百思不得其解。
拿开车听得到来说,刚刚开始接触得到时,听书效果很好。
后来,简直就是标准背景音。
头脑想哪去了?
杂七杂八的事,一刻不能停。
做决定时总是会去想别人的感受,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以前看一步,现在需要看三步。
像下棋,段位似乎提高了,效率却降低了很多。
我们总会被身边的人事影响。
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
表面越来越平静如水,内心却波澜壮阔。
少了悲喜,多了白头发。
为此,早上睁开双眼,我想自愈,暗示自己,今天要干点开心的事情。娱乐自己,也娱乐别人。
但从2021年的某一天醒来,想的第一个问题是我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乐此不疲,自动自发,天天如此。
如今还没有答案。
任何人都想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
真没有刻意想。
以终为始,反向溯源,会不会慢慢清晰起来?
来人世一遭,我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
过世了,谁会记得我?
这重要吗?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能种树,为什么不呢?
退休后该干些什么?能干些什么?
打算什么时候退休?
正常时间60?早5年?
一算日子,仅余小十年了。
记得十年前的事情仿佛就在眼前。快,很快,时间很快。
时间的维度会打破惯常的思考方式以及影响决策的速度。
但,我们往往忽略了时间在自己身上的印记。记住的,都是20来岁的年少倜傥。
某一个阶段成为某一个阶段的样子,可能更能深入人心。
如果能够捕捉到自己的强烈意愿,所有的阶段都有共同的指向,目标明确,动力自然强劲。
大多数时候,我们亦步亦趋的完善自己,改进自己。
人生几十年的风雨兼程,面对无数的大大小小影响,坚持做想做的自己,需要严苛自律。
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人。
公司客户,重庆陶瓷商家军座,他极其爱酒,工程能力强,社会交往广泛。晚餐喝酒应酬多,一喝都尽兴。
可是,每天早上7:30准时到公司,一天也不纳。
他也要求属下如此,公司做得红红火火。大客户,销量王,厂家的最爱。
他给我提要求,如果你能够每天7:30到公司,信守诺言。我就做你们产品。
当时想,这个要求过分了吧。我上班50公里开车一个小时,6:00起床,匆忙洗漱出发,还要每天。我说办不到。
我就搬出了公司离家远的理由。他说我不管,能不能办到!?
太尴尬了。能吧,知道要付出多少才能办到?不能吧,好像又想去逞个能。
在他的逻辑里,一个企业想做好,产品想做好,这一点基本的都做不好,其他的事情也做不好。
上班自律,是他认知中的成功之道。
他有了成功的抓手,日拱一卒,势不可挡。
再来看看华与华创始人华杉,每天21:30-22:00睡觉,5:30起床。
早起写作,资治通鉴论语等大部头全是早上的杰作,这么忙的策划人还高产。
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来自自律的力量,还有你想成为的样子,人生愿景会给与更多的加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