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故事力》的第十八章,怎么讲出精彩的好故事。讲故事不难,难的是怎么出彩,怎么让故事自己跑起来,而且跑的时间长。
这是很多成功故事的样子,根据它倒推,故事最初是什么样子?故事的起点是什么样子?
绘画是一个盲人的职业。他画的不是他看到的,而是他感受到的,是他告诉自己看到了什么。——毕加索
1.故事的魔力在于创造想象,有画面感才有想象。
就像买房子,不单是房子,更是一种家的感觉。实际上,卖的也并不是故事,而是故事背后要表达的内容。
感官描述——VAKS。V代表视觉(visual),A代表听觉(audio),K动感嗅觉(kinesthetic),S触觉(smell)。
我记得之前有人告诉我说,写好一个场景,一个方法是把这一个场景当做一幅画,描述下来。
绘画+感受,就能非常好地完成写景这个板块。但这本书,把它推进了一步,不单是用视觉,更是用五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全身心地体验。
这样一个很好的景物就写出来了,接下来进入关键部分。
2.关键细节描述。
关键人物。
描写冲突,他的穿戴和社会地位不匹配。外貌、行为方式,对刺激的反应。
听众喜欢在大块的信息中,寻找共鸣。擅长在细节上,寻找自己的影子,比如你描绘一个争吵过后,一言不发的老公,一个爱唠叨的妈妈,很多人,都会有同感。
关键动作。
我想到了电影里的慢镜头,就是某一个动作,原本很快。就像最后的投篮一瞬间的,但是导演会把它拉到无限长,还会配上心跳的动作。
有时,镜头会在某一个物品上定格,持续一段时间。这就是一种暗示,暗示它下次还会出现,并且可能会引发另一个故事。
关键场景。
记得小时候,看金庸的作品,经常有多人物出现的大场面。每到这种场景,都会特别兴奋。
这是一个关键节点,能把握好这种场面,就可以称为作家了。
3.故事的黄金法则
这时候讲故事有个问题,就是你讲的太粗略,观众会没有代入感,你讲的太细致又会显得的拖沓。
这时候就要回到故事的黄金法则:故事中任何一个元素——包括细节,无论讲的多好,如果不能帮助听众,体会到故事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你想通过故事表达出来的信息,都是多余的。
简单说就是,不能帮听众“体会”到故事中心思想的细节,都是累赘。
做什么是对实现自己人生目标是帮助的?买什么东西是对提高自己生活质量有用的?拿出“断舍离”的精神,对其他杂事杂物说不。
在这方面,我做的不够好,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有时内心有很多不必要的担忧,理智上,我知道这些没价值没意义。
但情绪上,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焦虑,好像随时随地,都有个幽灵萦绕在我周围,等待着我出现问题。
可能我也有抑郁潜质,一个人,安静下来,就容易悲观抑郁,情绪低落,看不到希望,感觉不到自己活着的意义。
也许我适合喧嚣和忙碌,这个时候,我是平静的,而不是沮丧的。
4.对话来提高故事的效果。
什么效果呢?有的故事之所以不吸引人,是因为故事平淡的,没有波澜,就像一帆风顺的人生,要么浅薄,要么自我。
画面感。对话会增加画面感,让人有想象力,如果小说没有对话,那该多枯燥,一点想象力都不给。
真实性。很多故事你一看就是瞎编的,但加入对话之后,就会感觉像是真的。
加快节奏。我想起了《鲁滨逊漂流记》,一个人就是孤独,封闭,第二个人出现,故事才能发展,否则,就是一条偏僻的小路。
更容易表达人物的情感。想到了王熙凤的出场,人还没到,说得话就先到了,到现在,都记得。而我看过的小说,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导师和对手的话。这是非常重要的细节,尤其是当你要讲一个英雄之旅的故事,这个对话的每个标点符号都要设计好。
一丝一毫都会影响故事效果,要有一条线,把故事整个提起来。
最重要的是你和自己内心的对话。其实我的写作,就是和自己内心的对话,世界是镜像的,人是自恋的,只能看到自己的。
人只有一套路,就是探索自己,成为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一条路可以走。
5.善用金句,是你故事的记忆点和传播点。
故事自带传播属性。好故事长了腿,它会自己跑。所以你要为它注入活力,让它不仅可以跑,还可以跑得远。
人很难记住一个长长的故事,但容易记住一个概念,或一句话,尤其是切身的,与自己相关的。
我始终记得罗胖提出的用户时间争夺,超级用户;何帆老师提出的小趋势。
让你印象深刻的旅行经历?请用vaks来描述一下。
那是十几天前,去了方特世界欢乐园。那是一个很大,很空旷的地方,两三个小时,估计能转一圈。
那里有海盗船,鬼屋,过山车,CS,城堡,恐龙世界。我坐了海盗船,一瞬间身体失重带来的心跳加速,真的很刺激。
风在轻轻地刮,到处都是万圣节的气息,各种喧嚣的声音,僵尸新娘,脑袋上顶着剪刀或者刀的学生,各种南瓜,红色的火焰。
看到他们,我能闻到空气里,恐怖的气氛,尽管当时才晚八点,但感觉那是傍晚,百鬼夜行的时候。
我还很有兴趣地摸了一下红色的火焰,那是冷风吹出红色保鲜膜的样子,难怪会感觉冷。
谢谢你的欣赏,期待留言区看到你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