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长共同体促个体发展——《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14)

成长共同体促个体发展——《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14)

作者: 似懂非懂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2-10 23:25 被阅读0次

      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没有执勤站岗,一直待在家里,编写抵抗病毒的知识问答题,准备晚6点与班级孩子视频,以此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识。视频活动效果很好,孩子们感触颇深,一天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也正因为如此耽搁了今天的阅读速度。本应今天多读一篇,弥补落下的内容,但还是没有达成。

        阅读进行中:

      本文是王立华教授在本书中撰写的第二篇文章。题目是《非正式班主任成长共同体:存在的依据与实践框架——基于“梨花院落”运行六年的实践体会》,读过题目,在我脑海里产生的疑问如下:

        什么是非正式班主任成长共同体?它存在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实践操作的?“梨花院落”又是什么?

        带着问题阅读让我的思路更加清晰,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逐步理解的过程,结合前面读过的文章,我有了如下体会:

        一、班主任成长共同体的共同特点

      本文中的“非正式班主任成长共同体”是由作者与几位同事自发成立的,“梨花院落”是这个团体的名字。当代教育近年流行成立班主任工作室,省级、市级、县区级到校级,各种级别都有,目的是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培养更多的优秀班主任。通过作者对这些正式班主任工作室的分析阐述,得出省、市级班主任工作室是以松散的民间组织形式存在的,班主任工作室的日常运行,实际上是脱离了行政调控的。县区级班主任工作室实为半行政、半民间的组织,主要是寄希望于工作室主持人的个人调节能力和成员的专业自觉程度。而校级班主任工作室实为教研组,会降低工作室成员的成长质量。

        非正式班主任成长共同体是由一些班主任自发建立的,目的是在自由交往中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有成员有着大致相同的教育信念、志趣爱好、行为取向,可以说是一群志同道合之人,成员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协商、帮助,达到共赢,没有强迫,纯属自愿。这样的团体更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与“班主任工作坊”模式有相似之处,都属于一种自发的学习、研究团体,团体里有教育专家的引领指导,有一线班主任的实践探索,能有效地激发班主任的潜能,形成专业的知识体系,交往的自由、和谐,促使每一位成员实现文化自觉、激发班主任创建班主任工作个性的自觉意识,找到发展方向。

        二、团体性学习、研究的实践策略

        班主任成长共同体是成员共同成长,成为一个有教育思想、有教育精神,有班主任工作个性的班主任。虽是非正式团体,但比正式团体更能激励人,更能打动人。在“梨花院落”的实践框架阐述中,这个团体追寻的是班主任工作个性的培养,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122页】班主任要有自己的工作风格、工作艺术、工作个性,这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学习,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报团成长可以说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对照本文作者提出的班主任工作个性的构建框架。

    (1)建构起个人教育哲学,形成稳定的指导原则。
    (2)梳理个人教育史,锤炼自己的教育精神。
    (3)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确定自己的教育原则。
    (4)提炼个人教育理论,确定自己的教育主张。
    (5)基于良好的自我品质,开发独特的实践内容。
    (6)总结出个性化经验体系,生成自己的教育策略。
    (7)立体化地提高自己,打造自己的专业素养。
    (8)总结实践性知识,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9)记录教育日志,表达自己的成长结果。

反思自己真是离优秀班主任的距离很遥远,就以第九条自己常做的事情为例,我在撰写教育日志时从未进行过细致的划分,大都是随性而写。优秀的班主任会把日志划分为随记性日志、备忘录日志、反思性日志、追踪性日志、专题性日志与解释性日志,并对日志进行分析。这些我都未有过尝试与探索。我在使用记录的策略上尝试过多种途径,手机、电脑、笔记本,没有智能手机时使用笔记本手写,或电脑打字。现在使用手机里的各种软件进行记录,用便签随时随地记录想到的主题内容、存在的问题,或看到一些令我有所感悟的话语。用QQ 空间撰写教育故事、读书感悟、生活琐事等日志,后来用简书软件进行撰写,为了防止遗失,我还会选择在QQ 空间里备份。用美篇软件图文结合记录学生的活动,以及学校活动。用WPS 办公软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学校计划,活动方案等内容。这样的多选择,同软件的特点有关,也同个人习惯有关。 

      三、个体在成长共同体中发挥的作用

        读过这篇文章后,我在思考成长共同体能促进个体的发展,那么个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第一,个体的主动性可以推动团体的持续发展,每个成员积极交流,自觉自愿为团体献计献策,团体才可以持久。第二,个体成长带动团体成长,个体越是优秀,整个团体越成功。第三,个体的努力程度影响着团体的进取精神,个体在专家的引领下越努力完成自己的实践探索,越能激发他人的进取,整个团体越会进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共同体促个体发展——《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qz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