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初期,我一直在思考一个很纠结很纠结的问题:我到底是随心所欲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还是去写现在人们更喜欢看的东西?
可以说每个人开始写作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人是看到自媒体刮起的大风,想利用做一个可以挣钱的兼职;有的人是一直喜欢文字,喜欢阅读,喜欢写作,想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思考而已;还有的人想利用文字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进步成长……初始原因如上种种,又或许皆有之。
而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可能没几个粉丝,也没几个笔友,写的文章就寥寥无几阅读量,更别说什么点赞和评论了。而无论是什么目的你都是希望你写出来的文章能够有人看有人喜欢的。
数据则是最直观的体现。前期差强人意的数据往往让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写作,坚持下去有没有用等等。
这个时候自然而然会开始寻找数据这么差的原因。是不是自己文章写得太差了?还是曝光率太少没人看到?还是发表的平台调性不符合等等。然后看到一些关于写作技巧和写作课程,无一例外肯定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点:符合读者口味!就是说你写的文章要是读者喜欢的东西,而不是单纯地只是你自己想写的东西。
当然如果你能够把自己想写无论什么都是大家喜欢的,那么恭喜你,你就不算是小白了。那我们应该如何抉择呢?
甚至每一次写文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从无数文章及课程中也始终没有找到我想要的答案。但是今天看文案写作手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个人心目中的最佳答案。
书里有一章讲的是文案写作要符合客户需求,即给予客户他需要的东西,而不是给他你想让他接受的东西。里面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纽约年轻歌手特别喜欢老式流行乐,但是,对于新人来说没有唱片公司愿意为他录制一张专辑,开始他非常泄气。后来,他坐下来想了想,决定先把自己的爱好放在一边,然后,写了一首和当时的流行音乐非常符合的歌曲叫做水花四溅。
而这首歌曲很快就卖出去了,但是虽然这是一张热销唱片,最后售出也超过了百万张,但是还是没有一家唱片公司愿意给他录制流行唱片,于是他用之前水花四溅这首歌曲所得收入录制自己喜欢的歌曲。
而在这张唱片中有一首翻唱的魏尔的歌曲叫做刀锋,这首歌成为一首在全世界销量超过数百万的单曲,而达林也因为水花四溅而被人所熟知,同时也因为他最喜欢的流行爵士老歌而更加出名。
例子中达林最开始的状态就像写作小白的我们一样。如果一开始就直接一味地追求自己喜欢的老式流行爵士,很可能是四处碰壁,前路茫茫。但是转换一下策略,先走一条大家都在走的好走的顺利的路,走到一定的位置再去追求我们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不是更容易吗?
比如我自己很喜欢写一些心情随笔,可能今天夕阳特别美,街上空无一人,自己在那儿感慨良多。但是仔细想想除非你文笔特别好,不然没几个人愿意继续看你在想些什么,感慨些什么。
而无论是简书还是其他各个自媒体平台上,受欢迎的文章绝对不是单纯地自嗨式感想。它肯定要么抓住读者痛脚,让人感觉就是写的自己,有一种参与感,进而继续阅读下去;要么给予读者他最需要的东西,比如给写作的人一些有用独特技巧,给技术人员解答一些常见的复杂问题等等。这都有可能成为一篇爆文。
那么之后呢,你自己不断成长,研究通透读者的需求,建立起自己的口碑与地位。那么今天你可能给你的粉丝分享下今天家里有只蟑螂,你多气愤都会有很多互动。而你也会因为文字结实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愉悦的心境真的是难以描述的。
之后,自己会遇到一群和你一块成长的人,孤独行走的路途变成一块奋斗,这其中可能有知己失落时安慰鼓励你,也可能有大神,一路指导带领着你,总之,比起一个人闭门造车来说,这样会走的更快、更远。
通往前方有两条路,一条是很顺利、很多同伴的大路,一条是需要你自己去摸索,前后无人的坎坷小径,有时候我们可以先走这条大道,然后和路上认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带着路上积累的经验一起去探索这条小路,我想回容易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