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同事A的车打不着火,原来是他的车昨晚停在单位里忘了关灯,电池没电了。我刚好最近新买了接驳电池的导线,于是自告奋勇把线搭在我的车电池上和同事的车电池之间,终于又听到发动机运转的声音,重新打着火了。同事来赶忙表示感谢,因为如果要叫维修点上门维修相当消耗时间。这个时候我自己也觉得帮助同事解决燃眉之急非常有成就感。
在帮完同事A之后,另外一个同事B也叫我帮忙,但这次的忙我却很不乐意,为什么呢?原来,同事B叫我这个周末帮他值班,但这位同事经常找人顶班但过后又不帮人值回班,渐渐地谁也不愿意帮他。
同样是帮助别人,为什么同事A我很乐意去帮忙,同事B我却很不乐意呢?我陷入了深思。
其实,并不是因为跟同事A的关系好去帮他,跟同事B的关系不好就不帮忙,上述两件事跟人关系不大。是因为帮助同事A的时候,使用了自己的技能和工具,解决了别人一时难以解决的事情,这个时候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比如我上学的时候,喜欢帮别人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问题,特别是教会了同学弄懂了这道题的解题思路的时候,看到同学恍然大悟的样子,我也会感到很高兴,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但如果只是为了问我答案是多少,我却不是很乐意直接告诉他,特别是那些懒得动脑筋直接抄作业的家伙。
那么,什么情况下帮助别人会有成就感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成就感呢?
比如同样是借一支给同学,发生在在课后做功课的时候借是件普通不过的事情,也不会有什么感觉;但如果是在考试的时候,同学的笔忘记带了,这个时候把笔借给他我就会有成就感,因为对于他来说是雪中送炭。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这叫利他行为,即帮助别人。为什么会产生利他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第一种,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认为: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有利他天性的生物更容易使他们的物种存活下来。
第二种,社会交换论者认为:人们的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利他行为是助人者对未来的一种投资。期望日后自己需要的时候提供相应的帮助。 如果人们是把自己放在需要帮助的人的位置、以他们的方式来体验事件和情绪,则会对需要帮助的人产生了移情,从而导致助人行为。
第三种,社会习得理论认为:利他行为是习得的,并在成长中不断得到强化的结果。从儿童时期开始,小孩就开始重复那些被别人认可和奖励的行为,而放弃那些被惩罚和批评的行为。
本文开始的例子就是符合第二种理论的解释,即社会交换。
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里提到,帮助行为能提升自我价值感,比如,在一项研究中,献血者大都认为献血能够对自己感觉良好而且得到满足感。大量研究表明,帮助行为会使助人者和受助者同样受益。有一种解释假设人与人的交往受社会经济学指引,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金钱和商品,而且还交换社会性的商品:爱、服务、信息、地位等(Foa&Foa,1975)。
为什么有时候帮助别人会带来成就感?帮同事A重新打着火,在这过程中实现了自我的价值;而帮同事B值班,不但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而且也不符合社会交换的原则。因为同事B只会有需要找你值班,过后不认账,你在这过程中什么都没有得到。
因此,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很重要,要让孩子学会在什么时候如何正确的帮助他人,父母以身作则,正确的孩子给予示范。如果父母以热情、支持和爱护的方式对待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容易产生帮助他人的正面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