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637592/584de144d0ee624b.jpg)
01
一次跟同为老师的朋友吃饭,她跟我抱怨现在的家长真的很眼瞎。明明就是孩子能力不行,非觉得自己孩子特别优秀。
她说自己有个学生做功课特别慢,家长就跟她说自己的孩子是完美主义,所以才会很慢,请老师一定要理解孩子。
她内心翻了无数个白眼,照这位家长的说法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不都是蜗牛了。这根本就是能力的问题,非要用一个漂亮的完美主义给自己打掩护。
我没回应这件事,只是问她,你会不会也很眼瞎地觉得自己的女儿很优秀?
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好像也会这样!”
02
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很容易觉得自己的孩子做什么都是好的。
在别人眼里的调皮,我们会觉得是活泼。
在老师眼里的顶撞,我们可能会觉得孩子很有想法。
……
可如果我们总觉得孩子很优秀,完全听不进去其他人的不同意见,这对孩子真的好吗?
当然不好!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聆听别人的建议,那么我们无法自我修正,获得成长。
而如果我们一直都觉得孩子什么都好,孩子很容易也会对自己产生这样的观念。
那么孩子只要听到别人的建议或者意见就会很排斥,并且会在自己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选择用找借口的方式逃避责任。
久而久之,孩子的成长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03
那么怎么做才能避免自己眼瞎地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呢?
首先,我们在看待自己孩子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客观。我们当然要看到孩子的长处,可是人总有不足之处。
我要冷静地去想想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地方是不足的,当别人指出来,千万不要觉得别人在指责或者嫌弃自己的孩子。
因为愿意真诚地指出孩子问题的人肯定没有恶意。
做老好人总比做一个诚实的建议者容易百倍。
第二,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帮孩子找借口。
家长如果能够多从孩子自身思考问题,孩子以后遇到问题也更容易从这个角度出发,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
我以前有个学生,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为了帮同学拿回被抢走的八角巾,跟抢东西的同学发生了争执,在抢夺的过程当中他和另一位同学一起把八角巾拉坏了。
事情发生这之后,这位同学并没有急着强调自己的善意,以撇清责任,而是跟我说:“老师,虽然我本意是帮着拿回八角巾,但八角巾坏了,我也有责任,我会赔一块新的八角巾给同学。”
我听到孩子这么说,内心是震惊的。一个七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觉悟是不多见的。
后来我想起他的妈妈,每次儿子在学校遇到一些诸如同学不跟他玩,或者其他小矛盾,她总是先从儿子的身上找原因,引导儿子多想想自己该怎么做,而不是指责别人,要求别人该怎么做。
正因为有这样的妈妈,这个孩子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04
第三,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请忘记自己多么优秀,多么英明神武。
看着自己孩子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孩子是我们的翻版,我们身上那些优秀的因子孩子都会继承。
但其实未必。
以前读过一篇文章,妈妈是文科学霸,爸爸是理科学霸。可孩子偏偏继承了妈妈的理科思维,爸爸的文科思维。
所以只要爸妈一辅导功课就觉得无法理解孩子,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做功课完全不费劲,为什么这孩子这么费劲?
这对父母无法接受孩子与自己不同,总是在找寻着孩子跟自己同样优秀的模样。
这样找下去只有两种结果,第一,盲目地觉得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样优秀,而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不如自己优秀的地方,则选择不去看到。
第二,因为发现孩子跟自己不同,不如自己,感到难受和挫败。
其实这样两种状态都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是我们的,但不是我们的翻版。
我们无法让孩子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可我们却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利于他们成长的环境。
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孩子,为孩子营造好的成长环境,是我们给孩子成长的最好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