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一位心理学老师写的文章,是抨击读经的,他认为给刚出生的婴幼儿诵读经典,简直是要命,因为互动比语言输入要重要得多。评论区里出现了两派声音,支持的和反对的,前者普遍认为自己都不懂,为什么硬要灌输给孩子?后者举了些例子证明,读经的孩子很聪慧灵性,例如那个众所皆知的小女孩李尚荣。
看完之后,我并没有急于下判断,我很赞同作者其中一个观点,互动比冷冰冰的输入更有效。这个是肯定的,因为互动更能让婴幼儿感觉到足够的爱与安全感。但我们在下一个结论的时候,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非黑即白。
任何一个事物,不能说它是绝对的坏或者好。读经也是如此,不能看到一个婴儿在听妈妈读经后,翻转身体,脸部表示厌倦或者痛苦,就以偏概全地认为这东西就是一种毒害。或许他这时只是需要妈妈的一个拥抱而发出的信号,或许是他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开心或满足的情绪在流动,那自然也不会传递到婴儿身上。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做一件自己都不觉得快乐的事情,强加到孩子身上,他就会快乐吗?但是这难道就意味着要怪罪到事情本身?那些反对读经的,自然会列举很多依据出来,比方说读经班的孩子出来后呆头呆脑的。那是因为一天到晚都是死读,根本就没去理解,却把经典当做唯一的救命稻草一样。
一个东西再好,也不能把它吹捧上天,而全部排斥其他。例如我们知道某种食物很有营养,但也不能只吃这一种。例如我们知道学英语好,但总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学英语吧,那不想吐才怪呢。难道会因为有人学得非常痛苦就排斥英语不好?只能说一是没有掌握方法,二是并没有从中获得乐趣。
经典,并不都是古板难懂的文字,大道至简,很多道理古人一两句话就概括得明明白白了。文字也有着高低不同的能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有时候,无形的东西比看得见的有形东西的力量要强大得多。
我也会偶尔读读经典,但并不是板着脸,而是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内心也是平和与宁静的。孩子会边听边回应我,甚至有时会主动去开音频,说她要听书。读绘本或讲故事也是一样,单纯地输入,当然比不上绘声绘色地互动。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感情的纽带在维系着彼此。互动的方式有很多种,而并非只靠亲亲抱抱。
图片来自网络我把那篇心理学老师的文章转发给另一位老师看,想问问他的想法。他说首先要承认作者讲得有道理,是对的,互动肯定比那种家长灌输式的读经要有效得多。但法无定法,育儿更是一个综合系统,不是僵化系统。不管谁说什么,一切在于实践验证。
他现在是拿小音响放经典给孩子当背景音乐听,孩子比较喜欢睡觉时听,有助于促进睡眠,当然还要听古典音乐。3岁前是以听为主,语言作用不及互动,并非说语言不重要。《哈佛女孩刘亦婷》书中就说开发智力从刺激五官与语言输入为主,就是把互动与语言相结合。
理念不同一点都不足为怪,毕竟每个人的思想与境界不可能都相同。就像近段时间,看到新教育群里,出现了各种黑张清一校长的言论,极具有煽情性,而没有全面了解的人只摘取其中一小部分就无限放大。不可否认舆论的力量,很多人听着听着就偏向一边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各走各的道就好了。没必要把自己抬高,而把别人贬低,毕竟别人的教育成果都摆在那,旁观者又不是瞎子。而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领域,我们常常喜欢以自己的经验去判断,甚至会觉得那个人的理念很偏激,因为很多人的思维模式已经成定势了,想要改变是很难的。
当然了,现在的育儿理论也是多元化的,各有千秋,从某个角度来说,都是对的,但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有效,实践才能出真知。不能直接搬过来,不能太迷信权威,而要有自己的思考。什么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孩子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从工厂里一个模子制作出来的产品。
虽然说体制教育存在很多的弊端,但也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毕竟这是中国教育的基础和主流,是一种大环境,个体很难去左右。而新教育或者国外的教育,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无缺的,就像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而给孩子引导的方式也有很多种,都说鼓励与表扬要比打骂与批评有效,但并不是说要一味地表扬,就去排斥与之相反的,就只采取这种方式,否则很可能将来承受不了打击与挫折。挫折能给人成长与磨练,但并不代表只要挫折。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
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二元对立关系,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五彩缤纷的。有时候,换个角度看看,会看到不一样的色彩。人也是多种多样的,而我们能否做到包容与接纳呢?当人群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时,我们能否保持冷静与理智,还是人云亦云地表示支持或者反对?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