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开始热炒这个词,地摊经济。
全国各地都开始了地摊经济,全民摆地摊已经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工作,由此也出现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说法。
有人说,地摊经济其实是低碳经济的误用,本来总理说的是后者,也就是环保相关的事儿,结果被记者弄错了,弄成了地摊经济。
这个其实就是一看一乐就好了,这可是个严肃的话题,所有的稿件绝对不可能是现场听讲得到的,为了保证准确,每个记者肯定会得到具体的内容的,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哈哈哈。
最有趣的还是大家如何来摆摊,现在很多事情,都已经不再叫原来的名字了,都用摆摊来形容,似乎这个词真的更加有烟火气。
如果所有经商的方式,都是可以用摆摊来叫的话,其实也挺有趣的。
比方说,最近流行的网课和直播等方式,也是进行的如火如荼,那么,网上课程,应该是网络摆摊,现场直播,应该是现场摆摊,如果卖的是知识,那么就是知识摆摊,如果是要带货,那就是摆自己的摊,卖别人的东西,赚到的钱当然都是摆摊收入,获得的IP流量也就是摆摊顾客。
随之而来的,也会有各种各样不太可信的消息出现。
比方说,有消息称,摆摊可以日入4000,甚至更多。
我们可以来算一笔账,首先要确认这个是毛利润还是净利润,如果是毛利润很简单,买的小商品一件50块钱,卖掉80件,也就够了,一天晚上摆摊4小时,每小时20件,还算是可以接受。
如果是净利润,那就有点儿困难了,比方说利润是20%,那么就意味着要在上面的数量上乘以五,这就需要每小时卖掉100件商品,好像难度一下子提升了不少,意味着每一秒都要卖掉2件左右。
所以,这个消息说的可能是,某个人在某个时间段,一下子接到了一笔大单子,一不小心达成了4000的利润,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件事儿是可以持续的,和长时间里面的平均值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所以,这里很明显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当然,也有人会说,你何必这么认真呢,算这个东西累不累啊,哈哈哈。
其实就是想和大家说,一窝蜂的事儿还是不要轻易尝试,看别人有效果,但自己做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而且,很多事儿就是需要自己做,才能够体会到其中到底是什么样子,别人给的消息,很多时候都是经过美化的~~
当年也曾经过流行过创业经济,全面都在创新创业,但现在回头看看,当年出来创新的人,创业的公司,还有多少还活着呢?又有多少一不小心又回到公司老老实实上班,追求稳定的生活了呢?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受这种不确定性,又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受改变带来的痛苦和煎熬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