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学同学留给我的一份关于“博物馆”的作业,耽搁了好久,终于在“国际博物馆日”之后的一天完成了。
也许它不好,但是完成了,也就算是好的。
十几年前,小张先生还是一个小学低年级的顽皮小男生,一次偶然的机缘巧合,我们认识了一位画家、摄影家。
虽然是搞艺术的,这位画家却没有异于常人的怪异发型,衣着也很亲民。我不懂画,凭直觉观察,他对文化和审美的理解,要比平常人高出很多段位,很有点儿蒋勋的意味。
画家给我印象最深刻,并且对我和儿子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件事情是,建议我们外出旅行时,一定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
后来,每次带小张先生出门,参观博物馆成了我们每到一地的必修课。
陪儿子去博物馆参观的过程中,我也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是来河南以后,周边城市的博物馆,基本被我统统刷了一遍。
有的博物馆很小众,比如“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天子驾六博物馆”;有的博物馆文物众多,信息量巨大,需要二刷三刷,甚至四五六刷都有可能,比如“河南省博物院”,“中国文字博物馆”。
小张先生小时候,老张先生先是在北京的研修班进修,后来又到北京工作,所以带儿子去过最多的是北京的博物馆。
像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军博,自然博物馆,天文馆,科技馆,地质博物馆,航天博物馆,电影博物馆,铁道博物馆,等等,这些都带他去参观过。
参观博物馆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式的。随着孩子年龄渐长,这种影响也就越发显现。
现在,小张先生寒暑假也会来河南郑州与我们小住,我们一起去过几个大的博物馆。
说起河南的博物馆,无论是省博,二里头夏都,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开封博物馆,还是刚刚落成的郑州博物馆新馆,从外观设计,再到馆藏文物的级别,无不高大上到令人咋舌。
河南还有很多县市博物馆,个人备案的博物馆,比如新郑市的“新郑博物馆”,因为新郑是古老的郑韩故国所在地,所以即便像这样一个县级市,馆藏文物的级别和藏品的丰富,足可以让人惊掉下巴。
喜欢旅行的人,若想对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有所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参观博物馆。博物馆去多了,对一座城的理解,自然也就深刻了。
昨天是5月18日,看见众多博物馆公众号推送的消息都是一个主题:国际博物馆日。
第一次听说有这么个纪念日,还是国际性质的。
看见很多博物馆的纪念日海报上,都有这样一句话: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博物馆是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公共机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博物馆发展建设规模,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
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备案的博物馆有5788家,国家级别的一二三级博物馆有1224家。
中国博物馆总数已经跃居全球前五名中的第四位:美国,德国,日本,中国,俄罗斯。
博物馆的未来是恢复与重塑,国家的未来是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走进博物馆,走近历史,创造未来。
文字博物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