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夏至节气与养生

夏至节气与养生

作者: 君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6-21 14:51 被阅读0次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44),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  《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辽史》),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烟台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烟台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广东地区,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类等为主。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一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夏至也是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俗话说“夏至—阴生”,也就是说,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开始生长。  在此时节,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一般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造成头痛头晕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的血液会流向体表,这种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

                         

相关文章

  • 夏至节气与养生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

  • 廿四节气|夏至:“一年之虚” 适宜艾灸扶阳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清补节气灸 夏至清补节气灸 【养生原理】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夏...

  • 夏至节气养生汤

    今年夏至,北方晴热,南方则雨水多闷热。如何帮扶阳气?教你做一款养生汤。 【原料】 核桃仁30g、芡实20g;百合1...

  • 夏至节气养生保健

    2022年6月21日是夏至。 夏至是天地之间阳极转阴之时,人的健康亦与天地气机密切相关。夏至节气...

  • 夏至养生

    [玫瑰]养生知识[玫瑰] 夏至养生:5个好习惯健康一整年!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炎热天气的预警。夏至过后,...

  • 什么茶,陪你度过最漫长的一天 | 夏至茶养

    日光長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個节气,意味着炎热天气正式开始。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

  • 2020年夏至节气养生

    【关键词】 阳气至极,阴气始生。 金木相搏,谨防梗证。 寅时晨起,卯时升阳。 未申补阳,心肾相交。 酉时养阴,戌时...

  • 5个好习惯健康一整年

    养生知识 夏至养生:5个好习惯健康一整年!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炎热天气的预警。夏至过后,温度一天比一天高...

  • 6月23日 夏至 鹿角解 书灵院第一年第二十二次课小结(夏至和脾

    夏至是古代第一个确立的节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古代在夏至时会放假,以休养生息,还会祭祀祖先。此时阴气生...

  • 【粟元小米油】夏至话饮食 都是讲究人

    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日光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夏至节气与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ca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