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管理的过程中,将管理的分寸拿捏得当,也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大挑战。那么,如何才能在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呢?
在孝庄太后的言行举止中,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答案,这就是原则和底限。而对应到管理的过程中,就是企业的文化、制度和章程,相应地,如果对应管理者个人而言,就是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
一个没有底限、对原则没有敬畏感的人,尤其是当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都没有底限和敬畏感,才是最可怕的。就好比吴良辅,想摆布康熙却最终不得善终。而孝庄太后则不同,她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让下属自发地为她做事,也教会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其实,这与孝庄太后作为领导者的三个角色密切相关。
为人父、为人师、为人友
为人父,她深知自己不能陪康熙一辈子,所以一直在为他打造一个好的团队;为人师,孝庄太后将康熙与苏麻喇姑都当作自己的学生,一直耐心引导和教诲;为人友,孝庄太后与康熙之间关于朝政的讨论,其中既有教导也有探讨,孝庄太后没有事必躬亲地解说每一件事,而是先让康熙说出自己的见解。
但不管对于哪一个角色,孝庄太后都有自己的原则和底限,并且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将这些原则和底限明确地传达给每一个和她接触的人。其中最典型的一次,就是顺治出家时,孝庄太后所说的“帝位可以更替,大清永世长存”。
在康熙登基到亲政期间,辅臣索尼的存在,一直在提醒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凡不好的管理者,最终都会逐一被淘汰出局。佟贵妃被淘汰是因为其德不配位;吴良辅被淘汰是因为他不仅分不清自己效力的对象(即上司)是谁,还拉着别人下水;鳌拜被淘汰是因为太过于骄奢淫逸。
而所有人当中,为什么只有索尼能够善终,其实有三个层面,下面我们结合济世、索尼和孝庄太后的管理模式一并讲解。
第一,济世。他是直臣,以坚持大道著称。表面上看济世很令人讨厌,因为他对任何事情,不管是在语言还是行为上,都要讲道理。领导者也应和济世一样,既了解人性,能够让人很快地接纳自己,又要善于以身作则,从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导员工。
第二,索尼。他善于冷眼旁观,以领导者的目标为目标,并一直坚守这一原则。不管任何时候,只要孝庄太后动手他就动手,孝庄太后说什么他就做什么……索尼一直默默多听、多问、多看、多想、少说,这也是孝庄太后教导康熙的。管理者也应以领导的目标为目标,少说多做,拿出行动结果,帮助领导实现目标,也是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第三,孝庄太后。以目标、大局为重。孝庄太后自始至终都在关心大清,关心肩负大清统治使命的康熙如何一步步成长,关心对康熙统治大清有帮助的一群人的切身利益与成长。
其间,孝庄太后做的不仅仅是对他们晓之以理,更是树立目标,再动之以情,并在管理中及时了解情况。管理者和领导者在日常行管理中,也应充分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防微杜渐,以身作则,以原则为方向,指导员工开展工作,主动接受挑战,实现自我成长。
——文章节选自“大师兄点评清三大帝”第一部《向康熙学战略》,新书首发预售中,欢迎联系预订!
《向康熙学战略》-研读企业创业的艰难与战略决策之道;
《向雍正学用人》-探寻企业规范管理与识人用人之道;
《向乾隆学领导艺术》-破译职业经理人领导艺术与家族企业传承密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