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接了一个电话,我大概要到晚上才能解决,然后我就因为这个事烦躁了好几个小时。
作为一个焦虑点很低的人,当一件事没有结束、没有稳步推进、悬而未决的时候,我心里就会一直惦记着,逐渐产生压力、烦躁,仿佛心里压着一块石头,或者一片乌云挡在眼前,持续性地闷闷不乐。直到这个事结束,或者关键节点过去,我才能把这石头搬开,心情重新明朗,可以开始乐呵呵地“享受生活”。
在过去的生活中,我的生活状态常常被工作的项目进度影响。总想着,等这摊事过去了,我就可以干嘛干嘛,好好生活之类。没结束之前,我会持续地带这个压力,处于不开心、煎熬的状态。
我随时可以拿出一个烦心的事件,作为我此刻心情不好的缘由。“就是因为这个所以我很烦啊!”几乎是一个条件反射,当被人问起,或者我自问为何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有一件事能跳出来,为我的烦躁焦虑负责。
可是我想一想,令人焦躁的事是不会结束的,它会一件接一件地出现。如果我总是等一件事结束了才能不烦,那我的人生将大部分都处于“烦”的状态里。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状态好吗,我要的是快乐,是inner peace,OK?
今天我在想,也许这是一个坏的思维习惯。也许长久以来,我习惯性地烦躁,然后再习惯性地找一件事来解释,“你看,因为这件事让我这么烦,所以我根本没办法考虑什么什么,所以我现在做不了什么什么。”
这个理由当然是可以自圆其说的,不仅我自己深信不疑,如果口才够好,我还能让身边人都同情我理解我。
但问题是,我在持续遭罪。
我可以烦,如果我愿意,可以这样烦一辈子,但是没必要啊。
还是得专注在目标不是么,专注在想要的状态上。
我想起十年前听的一个小故事。简直人生常态的真实写照。
一个年轻人上山修行,师父给了他一个任务:进入山洞,读出最深处墙壁上的字。
年轻人进了山洞,刚走到最深处,就冒出一堆人跟他对打。他应付一这堆人打呀打呀,最后勉强逃出来了,累的个半死。
师父问他:墙上的字是什么?
年轻人说:哪顾得上啊!然后情绪激动地说跟人对打的事。
师父说:你的任务是去看那些字,不管有多少人出来跟你对打,你不要忘了自己的目标和任务。生活也是这样,你有目标有理想,但一定会有数不清的人出来阻挠你、妨碍你、扰乱你、诱惑你,有意或者无意。你需要应付它们,但是千万别沉迷于应付而忘记了自己的目标。你进山洞不是为了和他们对打的,请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我常常发现自己进入这个模式:被干扰因素缠斗到精疲力尽,而顾不上目标。
这是一个顿悟,但是事情到这里没有结束。
意识到:其实我没必要烦躁,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正确化解,而非简单回避、掩盖、否认。
如果说一句“啊呀别烦啦~想想开心的事”,那只是暂时回避。烦躁情绪还是在哪儿,问题没解决,只是搁置了。
正确化解的方法是,拿出5分钟时间,来面对和感受这个烦躁。
当我的态度从厌烦变成好奇的时候,我发现这个电话让我烦躁的原因,这里面混杂了挫败感、对不确定的担忧、过去积累的怨气、害怕麻烦别人的畏惧、感到自己受到制约和处于弱势的愤怒。
体会了一下,我感叹自己真不容易,一个小事情,会激发起这么多复杂的情绪。同时,对于自己在面对这些事也有了些敬意。
人只有先被理解了,才能放松下来。
人只有放下了抗拒的姿态,才能对话,才能改变。
这团烦躁被理清了,收纳、化解才成为可能。
这就是今天我面对一次烦躁的心路历程。道理我早都懂,还需要一遍一遍刻意练习,才能成为习惯。
真不容易。
我是个年轻人,我很容易烦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