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了,我收拾着书包问小涂同学要不要回寝室,她说她不回去,她想在教室自习。我说,回寝室里自习吧,教室里多冷啊,回寝室去,自在又有热水。她本来就没有多大的决心在教室里,边笑着说回去我又玩手机了,边收拾起东西来。
好像很多朋友有抱怨说寝室里太闹腾之类的,有一个和我一起来学校的高中同学也说她的室友很吵。但是我们寝不一样,我们寝大多数时候很安静,我和另一个女生学着英语的时候,如果要在寝室里练习还要和其他室友打个招呼。所以说,我们寝室里的学习氛围还是挺好的,基本我坐在座位上,听到的是翻书声或者敲键盘声点鼠标声。
提起书包的小涂说了一句话让我楞了半天:
"在寝室里的我因为不够装得爱学习而与你们显得格格不入"
装?爱学习?装爱学习?我再次确定我没有听错。回了寝室之后,她又让我楞了一下:
"你们在学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你们是在假装努力而已,没事的"
我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了她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才能安心玩手机啊,不然我玩得不痛快"
这话或许半真半假,她心里多半也感觉寝室三个人是在假装学习,假装努力吧。我们偶尔会在她玩手机的时候告诉她,学习吧。她大概在这个时候又丢面子又有点不安吧。于是只好把其他人的努力当成一种做作,才好安慰自己。
我突然想起她曾经说过我和学英语的女生是我们寝室普通话讲得最好的,她说那个女生是一线城市来的普通话好不奇怪,为什么我也讲得这么好?
初中刚刚升初中的时候,我从一个山旮旯小镇进入了市里最好的高中。以前在初中的时候大家的普通话都一样烂,那时我们语文老师说过,你们的普通话不标准啊,不过大家的都不标准,所以都听不出来。我来到高中的时候就感觉到自己的普通话有多烂了,讲普通话的时候大舌头,平翘舌读不出来,还有严重的口音,简直惨不忍睹。
那个时候大家都讲方言,于是,早读语文的时候,我趁机特别注意自己的发音。又感觉平时讲话的话,和读课文是不一样的。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实在不知道该以怎样一种语调,怎样的发音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因为平时也没有机会和别人讲普通话。所幸高三的时候我转班了,和那个班里一个福建的女生经常一起去吃晚饭,于是我练习普通话就变成了一种有些疯狂的事情,总是恨不能多和她讲几句。
我记得有一次我不是和那个福建的女生一起去吃饭,而是和另一个女生。打饭的时候我很做作地讲了普通话,质量非常差劲,那个女生说,你还是讲方言吧。当时心里挺受打击,现在看来这也没有,毕竟,要做成一件事,你得刻意去做,刻意就会显得不自然,别人看起来就是做作。
我告诉小涂,要练好平时讲话就每句话都注意一下,平翘舌,前后鼻音等等,刻意一点。她说,这不会很不自然吗?我回答她,你先不自然地练习,才能自然地讲好啊。但是小涂同学并没有放在心上,除了问我那个晚上刻意了一下,后来就直接熄火了。
老子说:"大道至简",其实在至简的路上,必有一个至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不能对想获得的能力应用自如,就像刚刚学习骑自行车的人,东摇西晃,在别人看来显得很蠢。但是很多事情,比骑自行车更难掌握,也时不时有丢人的时候,在别人看来也可能显得很做作。
我刚刚加入英语口语培训班的时候,就连被老师叫起来读黑板上的句子都磕磕巴巴,生怕被别人嘲笑。老师对我们说,大声读出来,在这里没有会笑你。我也听别人说过,这里的一个好处就是不论你讲得怎么样,别人都认为这只是一个阶段而已,不会觉得你怎么讲得这样差。英语美式发音靠后,掌握得好显得很洋气,掌握得不好真的很做作,练了很久,终于现在显得自然些了。在这里,我从一开始地背文本都十分困难,到现在上台演讲,能流利而自信,其中难免经过一个很做作的过程。
所以说,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别人说你做作的时候,其实是你很认真的时候,总有一天,你会把别人眼中的做作,变成一种艳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