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我和姑娘回到温泉小镇,在小区里吃了碗热干面,回家休息,搞卫生,下午二点多出门,吃了点东西,然后出发温泉,活了三十年,我也是第一次来,感觉环境还不错了,山上有很多温泉小池,有方形,圆形,月牙形,多边形,这种设计也蛮不错,有些人一家人待在小池子,听说这里的温泉,以养生出名,一方面,这温泉有天然生成的因素,另一方面注重养生,加了一些药物,所以全国各地,游客欣然前往,水温四十度左右,泡在里面还是比较舒服,感觉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回来路上,碰到老人卖板栗的,给姑娘买了一点,家里价格还是比较实惠,新鲜的,才五元一斤。我们算是板栗之乡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挺多的,所以农民伯伯也没卖得那么夸张。


我们一路散步回来,凉风习习,到家七点多了,休息片刻,带姑娘去街上,买点吃食,一说逛街,孩子还是兴奋的,我在这个镇上读了几年高中,不过其实也不常逛街,高中住校,然后穷,除了书店,我们也没资本光顾其他的地方了。虽然我还有二个亲姑姑在街上,不过因为我们家过去穷,跟亲戚之间往来不多,如今,我已经成年,二姑早就举家搬到深圳定居,三姑做生意比较忙,三姑爷今年又遭遇了官司,我也没打算去拜访了,每个人家,柴米油盐都是满地鸡毛,也好得我如今已经独立自强了。

街上没那么热闹,毕竟是晚上,没什么胃口,烤串来几份罢了,话说最近垃圾食品吃得真是多,好像18号以来,基本都没怎么进厨房,到处将就,吃得心里紧张,真心怀念母亲熬的白米粥,我本素心,吃东西没那么挑剔的,无奈最近都是在路上奔波,只能先解决温饱问题,顾不了那么多。
那年我去学校教书,二哥送我的第一份礼物,精美收录机,当时随寄的还有几本珍贵的书籍,关于历史,关于文革,知我者,兄长也,我是个对历史,人文非常孤陋寡闻的青年,二哥时常告诫我多读书,多学习,虽然在二哥的影响下,我也热衷买书,藏书,不过认真读书的时间实在不多,当然相比于我周围的同龄朋友,又稍微好一点,略胜一筹吧,偶尔读下书,玩一下字。
在我那个年代,乡下女子读书的不多,特别穷人家的,而我的学业全靠兄长一路扶持,哪怕我当年才考了个师范专科而已,他也是兴高采烈,给我添置衣物,请假送我去报名,就像长辈一样,也是他那么坚持,我的书才读出来了。
二哥一直是我的榜样,一直觉得,他送我去大学报名,那兴奋劲就像《平凡的世界》里面那个孙少平送妹妹兰香去上学。




。

昨天是老哥的生日,他比我大三岁,他从小刻苦读书,一路读到京城,听说最近进修博士,这就是我的哥哥,我的榜样,不忘初心,一路奋斗,我想如此献身医学的人,未来也会得到命运的馈赠,记得二哥应该是2010年去北京读研,后来我们几乎就是聚少离多,甚至几年见一次,也跟他们的职业有关系,为人民服务,不辞劳苦。
昨晚姑娘睡得不错,这会还在酣睡,怎么说,这也是自己的家,虽然母亲,兄长不在家,可我走进这个屋子,会感到心安,这大概就是家和酒店的区别,所以人,还是要有房子,得以安生,这样有归属感。07年秋天搬过来入住,我们便很少回乡下老家,虽然也是三层小楼,山村“小别墅”,主要山里一直交通不便,也没什么人,人事代谢,除了二三个孤寡老人留守在那里,整个村子都很安静,忘记不敢,毕竟那是儿时的记忆,那是我们的根,那里有我们的祖祖辈辈,也有先人奋斗的历史,遗迹,人还是不能忘本,对村子的熟悉程度,几乎记得每一棵古树,每一柸土,每一处荷塘,每一泓泉水,每一座房子,这真的就是故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