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教作文时,我才大二,作为兼职带一个很文静的初中女生。第一次上课是她父母陪着来的,她的父亲就坐在旁边听我上课。因为年龄小,我很卖力的给这个小女生讲了一堂作文技巧课,我看着她父亲脸上的笑容,心里美滋滋的。第二节课她自己来的,明显和第一节课的上课态度完全不同,对作文课完全排斥,不论我讲什么,都只是点头,装作听懂了。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讲的没有问题啊,为什么她不想听,也不会?我想不通。第三节课,她说想跟我聊天,我当然很乐意,最起码能明白我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她告诉我,她的爸爸妈妈给她报了六科的补习班,她周末比平时上课还累,她自认为不用上作文课,因为作文课补习老师也是让她写,告诉她六要素,照着作文书让她赏析,让她仿写作文书上的文章,具体怎么写她还是不知道,考试时,她脑子仍然一片空白。我被她的话惊到了,周末的奔波让她疲惫不堪,老师没有因材施教让她完全没有兴趣,只是疲于应付。我问她,那如果我们不看作文书,我陪你想,陪你找思路,找素材,我们一起写可以吗?她很乐意这样。我们分析了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搜集了与作文相关的词句,想了近十个题目,天马行空的想如何行文,把想好的行文一遍一遍复述,最终落笔写,我和她一人写了一篇,互相修改,再让她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整整三个小时。显然,她没有排斥,而是主动配合。从那时开始,我开始学着琢磨每个学生,开始理解到底真正的因材施教是什么?作文补习该从哪入手?我想说,作文补习应该尊重每个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带着孩子翱翔,以他们的思路入手,不要把成文的东西给孩子,让他们去消化。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作家,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生活趣事。
关注我,聊聊写作文的那点事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