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活青春教育
选错专业:人生重新开始也不怕,无非再来一次

选错专业:人生重新开始也不怕,无非再来一次

作者: 翙尘思考录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12:59 被阅读36次

    【首语:他说,“我得做我喜欢的事,不能因为有了阻碍就停下来,那我就偷偷地做”。】

    我们从父母安排和学校教育的求学路上走来,通常没有自主选择的意识。这种意识的开启恐怕要从成年起算,往往出于对现状的反思:可能关乎大学专业的适应问题,可能在毕业求职时的纠结迷茫,也可能是工作后的满意度不佳。现状与内心的矛盾使然,不得不求化解。

    人这一生并没有多少选择,但每一次都十分要紧。于很多人而言,高考选专业,基本就决定了未来的职业方向。男怕入错行,女也怕入错行。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如果没有学习或从事相关专业,最后都可能抱憾。在主体选择意识的支配下,为满足内心的真实诉求,他们可能再次选择以尽力改变命运,于是重新开始另一段人生。

    1

    1、我要做烘焙师

    小陈是好友的表弟。因为都有好吃属性,大家经常一起聚餐。虽然在毕业季,小陈却不像其他人那样急于找工作。他经常带着一本厚厚的烘焙书,呆在自习室里研读。成为一名烘焙师,是小陈最大的梦想;进入米其林餐厅,是他最想实现的目标。。

    小陈说,“什么选择专业呀,我就没有选择的权利”。当他说出想学烘焙的时候,爸妈简直炸了锅,从那以后再也不敢提。填报了爸妈决定的外语专业,来到外地读大学。但发自内心的对烘焙那种喜欢,促使他反感现状和寻求出路。“人不能就这样活着”,他说,“我得做我喜欢的事,不能因为有了阻碍就停下来,那我就偷偷地做”。

    对正准备专八考试的小陈而言,外语也是他在行业上的优势。为了不让梦想落空,他还在业余时间尽可能地学习烘焙知识,假期的实习就是帮厨、打工,都用在了餐厅和面包房。“烤一个好面包并不简单”,生活中很多事也都同理。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做好却不容易。

    先不准备找工作,也看不到餐饮公司在大学里设点。等毕业答辩完再看情况,或者直奔上海,从学徒做起,一步步来,总不至于饿死的境地。向死而生,正是这个年代缺乏的品质。也许在某些人看来,小陈的选择是不能理解和鲁莽,但对他本人来说,又与别人何干呢。

    2、这些年的自己

    想报考人文艺术类,但事与愿违,当年的我同样没有选择的余地。奔着学校和热度,幸运而勉强地进了一所211,学习计算机专业。那时西部地区正进行基础建设,大二时又让报了土木工程的第二学位。基本没有周末,四年的忙碌,换来一张毕业证、两张学位证。还考了本校研究生,三年后,在一家不错的企业上班。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对“自主选择”的意识逐渐强烈起来。工作繁忙中不免对人生有所思考,质问自己以前是否过于胆小、听话和麻木,甚至不住地怀疑“现在的生活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挣扎了很久,想出了结果,就提了辞职,那是在我29岁的时候。虽然在很多朋友和同事看来,没有必要去改变什么,改变毕竟有代价,一切都要重新来过,但我还是选择了回到初心。

    离职后用了大半年时间去旅行、交流、感受和记录,思考积累的人生疑惑,探讨既存的社会问题。把它们写成一本书,以总结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也作为“追求活好”的人生新开启。现在从事文职类工作,一切感觉都是那么熟悉。即使放弃之前的工作条件很可惜,即使辞职后转行存在风险,也不后悔,做自己才是一件更为重要而紧要的事情。人的时间就那么多,得为自己勇敢选一次

    2

    3、选择是个问题

    在压力式的高中环境和填鸭式的学习生活中,那个年纪,我们知道的外界太少,思考的人生不够。不仅缺乏对职业信息的了解,专业认知也存在着不确定性(选择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适不适合)。加之家庭观念与社会氛围的影响,选择学校和专业就变得棘手起来。在容易就业、收入前景、学校名气、兴趣爱好、被录取率、选择调剂、家庭负担、性别限制等众多考虑因素中,更为关注名校和热门,不乏面子功利,但更存在盲目性。

    教育学者樊明成指出,当前国内新生对所读专业的满意度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专业选择的达成度问题。学者罗丹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做出志愿选择,学生往往都不太满意,影响到学习态度,缺乏热情和动力。尤其被动地选择某专业,容易将学习当作是应付,不仅制约个人成绩,也影响着办学质量,还容易将责任分散到他人、体制或命运不好等方面,消极应对。甚至影响心理健康,未及时发现和疏导就可能引起严重问题,媒体就曾报道过武汉某高校学生因不满专业而自残的案例。

    再好的名校也只是一个校名,广告始终是广告,并不是每个人都见“笑”。专业的冷热,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并不可能一成不变。福楼拜说,大多数人通常做不到一年读上十本经典的书,因此转而收藏书籍以炫耀他们的书房。学校的牌子和专业的热度就是这样的书房,人们常常忽略“要读什么书”才是关键。朋友幽默地给我讲,哪怕都能正常毕业,但把热爱专业的同学与对专业无感的自己相比,智商差距表明了大家不是同一物种。

    取得学历学位,本身就是一件既耗费金钱,又耗费精力的事。在没有兴趣和热情的专业上,浪费时间就成了一种声音。网友橘子酱说,读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四年都是煎熬,即便努力去学,那些东西也不会真正进到心里去,既不情愿还学得累。不管有怎样的劝服说辞,哪怕毕业后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也很顺利,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浪费了就是浪费了,那几年的青春终究没留下多少专业知识,年龄劣势就是摆在那儿,没有什么好辩解。正如那句流行语:挑错大学毁四年,选错专业毁一生。本科读四年,研究生三年,人生能有多少个四年和多少个七年,掰着指头都数得过来。

    在某种层面上讲,“读不喜欢的专业”基本等同于“做不喜欢的工作”。这种情况就是事实,其负面影响很明显。正如“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难免会压抑人的个性发展。专业学习带来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视野格局和人生心态。因为兴趣不在那,很多名校出来的人也表现一般,没有发挥出潜质和能量,就是一种浪费。选对专业,才能变得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有利于人的智力开发与潜质变现,更有利于社会贡献和文明进步。

    3

    4、选择在于遇到

    青年们对专业选择充满了渴望,但对现实中的“包办婚姻”和“选择限制”又颇多无奈。青年呼声,家长应该扮演辅助孩子做人生决定的角色,而非越俎代庖。在要求苛刻的转系转专业方面,不少学者认为,专业选择是学生的主体权利,应废止对转系转专业所作的不合理的设卡限制。还有建议在高中可以适度引入职业规划课,在信息提供、专业分流、迁转规定等方面也要做好文章。

    专业决定了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人的命运深深受之影响。对过来人而言,填报志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分岔路口。如果进入了不喜欢或不理想的专业,也不要随遇而安,应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处世心态。事已至此抱怨不是办法,郁闷也得不到任何解脱,自暴自弃更是解决不了问题。完成眼前的基本学业是你的本分和责任,没有这个保证,其他的选择都将失去前提条件。人生的选择在于遇到,应先充分了解多方规则与信息,为后面能遇到的选择提前做好准备。

    比如转系转专业,多数情况是要求成绩排名靠前还得有名额。如果有机会转,请不要因为感性的喜欢或者功利性的选择,而从一个坑儿跳到另一个坑儿。即使转不了,也请不要悲观,你可以增加辅修课程、报名第二学位,有机会时申请国际交流项目,有经济条件时可以出国留学。还有考研的选择,最不济的情况,你可以找与喜欢专业相关的公司实习,放下学历的身段从打杂做起。实在不行,你还可以自学,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和图书资料,然后再报个专业培训班,也能很快提升你的专业素养。

    4

    - 尾   语 -

    本来读大学起初是带着志向,但最后都奔着就业的目标,还能谈什么志向呢?根据一位学长的奋斗经历,他认为,一定要慎重选择自己非常热爱的专业,别过多考虑什么前途,那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有无前途真正是在于自己对专业的建树深不深。只有选择热爱的专业,你才能保持奋斗的热情,尽情发挥潜质,慢慢地成为行业人才,也就能做出更多贡献,实现出于本心自愿的人生价值。

    看到依旧存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小陈,不禁让我想起《琅琊榜》里言侯说过的一段话——“利弊得失如此明显,却仍要去做。如此愚蠢,却又如此有胆魄的人,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了。”一路走来,身边不乏很多这样“选错专业”的朋友。我也一样,大家都一样,当自我选择的主体意识苏醒,就绝不屈服于眼前的阻碍和困境,在现状与内心的矛盾中仍旧不懈地寻找着适从的路。

    听过一句很棒的劝慰,学习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虽然它远比不了一纸文凭,但凡事能学就至少代表着留有机会。只要拥有主动的属性与学习的能力,即使选错专业再改变,人生重新开始也不怕,无非再来一次。但不是多晚都无所谓,也不一定要在而立之年。总之,在充分了解信息和认知自己的基础上,尽量提前准备肯定没坏处。

    【关注“翙尘思考录”:专注成长的思考,帮助你找到真实的自己,明白人生该做的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错专业:人生重新开始也不怕,无非再来一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rq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