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集》龙应台
2020第八本
我们不做大人物,总可以做个有一点用的小人物。
20200324《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龙应台说,博士毕业后,她决意回台湾当朋友问她为什么时,她说:我想回去真正认识一下自己的社会。
注视着这个社会,她,发现了什么?想做些什么?
龙应台说,人是有权利生气的,见到不公正的物品,不公平的,错误的,影响到你的问题,你应该大声的说你很生气。
看到这篇文章想到了最近,闹得纷纷沸沸扬扬的,胡红梅事件,有人发表文章说,此时沉默不是金。是呀,面对一个不正常的事情,如果大家都选择沉默,都不说话,那么那些虚假的、不公平的现象就会一直大行其道。早一点说出来,也许世界就会变得好了那么一点点呢?
《生气,没有用吗?》
一开始作者举了很多例子,当她看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去反映自己的意见时,基本都是受挫的。有时是没有人理,有时是执法部门推脱,有时是没有相关法律。面对这些问题,似乎有点不知所措。
但是,龙应台说,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生气的人太少,敢于去说这是不合理现象的人太少,也因此给予这些执法部门一些借口不去改变。每个人都做一点点,那这个社会就会好很多,这就是积少成多的道理呀。
想想自己,更多的时候,也是那个选择视而不见的人吧。有人插队,自己默默承受,告诉自己应该要和谐忍让;有人在公园里乱扔垃圾,自己当做没看到;有人在公共群里乱发广告,自己无奈叹气……大声说出来,需要勇气和担当。
《生了梅毒的母亲》
这一篇文章作者表达了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其中有描述意大利的湖边,土耳其的街头,希腊的山野。然后对比台湾环境的乌烟瘴气。可是看到国外的描写,我想说的是,我们有时候只能看到我们想看到的,却没有发现每一个社会都有她的缺点。
生了梅毒,那依然是母亲。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就是因为她是养育我们的祖国,我们才会指出问题,正是因为我们渴望她永葆青春。
80年代的台湾和90年代的,大陆有点相像。经济开发轰轰烈烈,环境问题也愈演愈烈。这个时候人们会批判为了物质的享受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是似乎大多数发展的比较好的国家都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似乎都无法跳出这样的逻辑。且看,英国五六十年代还是雾都、欧美的文学会控诉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教育也是为满足工业社会的发展,培养的是机器工人……
可是也只有在社会,物质水平提高后,人们的精神需求才会相应的提高。不过,社会总是需要先行者。先行者,是社会的吹哨人,在众人皆醉的时候,发出呼声,让社会保持一定的清醒,不至于过去偏离。
《难局》
引:《难局》,是“策略写作”的开始。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当我对一个制度不满的时候,我有两条路:或者离开这个国家;或者循合法的途径去改变这个制度。”
《难局》是“野火”里第一篇准备正面“解构”威权政体的文章。我思索的是:如何尽量拖长时间,让当权者不意识到你的危险,而用最好看、最活泼的白话,打动最多的人?写完一篇我就检查一遍:开车的卖菜的,看不看得懂?
思:这段表达很有意思。这种精神不也正是筹款文案需要的吗?用最简练的文字,打动最多的人。
本篇文章之所以叫做难局,是因为面对不合理现象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遵守制度,但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来证明制度不合理。一种是奋起反抗,先保护自己。不过给的例子有点不合理啊……苏格拉底是在与法对抗;梭罗也是挑战社会的法律。但是另外两个却是个人生命受威胁。这不大一样啊…
作者的观点很说以人为本,个人同样重要。这个与西方主流思想一致。
《美国不是我们的家》
龙应台说:在你没有亲身试过以前你不能说“不可能”!在你没有努力奋斗过以前,你也不能谈“无力感”。
是呀,就做个简单却热忱的人吧!所需要的,只是那么一丁点勇气与天真。
改变很难,可是你做了什么?在等待吗?那可能永远不会发生…
《幼稚园大学》
这一篇文章谈的是学生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问题。
这就不可避免地谈到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国家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大多数人肯定回答的是要培养有用的人,有独立自主能力的人。
可是教育体系有为了这个目的而设计吗?很多人靠自己的经验在做事,那些错误的经验一直在延续,却从未思考这么做对不对。比如说尊师重道,不能反驳老师…
引:学生怯懦畏缩,是他们缺乏勇气,还是我们迷信自己的权威,又缺乏自信,不敢给他们挑战的机会?
我们若真心培养出有能力“慎思、明辨、笃行”的下一代,为什么要惧怕他因为“慎思、明辨”而对我们的权威造成威胁?
《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作者认为中国人重形式、做表面的习性到处可见。其中,标语的泛滥就是一个表征。
是呀,那些标语、雕像真的能起到让人改变行为方式的作用吗?
花坛边的保护小草的标语没什么用。比较有用的是将花草打理的漂漂亮亮,人们会不忍心破坏。
扫黑除恶的标语没有用,只说明政府可能要做这件事,你收敛一点。还不如抓几个坏人来的实在。
一个孔子的雕像就证明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吗?就会有人去研究和吸收论语、经文吗?并不会。
那些大的形象工程,远不如细节的打磨给人印象深刻!
《不一样的自由》
这一篇,作者及其推崇自由,一种可以与其他人不一样的自由。
自由选择衣服风格,自由选择是否结婚,向老师大声提出反对意见,甚至是逻辑不同的意见。
自由,有没有代价?
经过这次疫情,我也在思考,自由的边界到底是什么。
当大规模的危机爆发时,毋庸置疑,过于自由的社会处理危机成本更高,看欧美对封城的态度以及新冠发展速度就能知道。有时候,自由,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可是,如果没有说不的自由,没有表达不同意见的自由,似乎真实永远被一层薄纱笼罩了,真实变得不那么真实。但是生命还在继续。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看来,东西方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
《正眼看西方》
这一篇龙应台思考的问题应该是,到底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
龙应台说,我们需要做客观合理的判断。哪些是应该改进的,哪些是应该保留的。这个“应该”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每当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发现,这个根本的价值观有不一致的地方,似乎,也不大容易形成比较统一的价值观。中西方对人、对家、对生命的认识其实有诸多不同。——作出客观合理的判断,没那么容易啊。
《“对立”又如何?》
政府的作为与人民的意识还是相关的。如果民众政治素养提高,对政府的要求相应也会提高。
《焦急》
美景有,美好也存在。可是,作者眼里有太多需要改善。这是有强烈的使命感呀。
《机器人中学》
这一篇龙应台是要反对学校里的形式主义的条条框框。她的论证很有意思,也比较有用。且整理一下她的逻辑吧。
条条框框不是训导员制定的。只是执行者。
训导员执行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慎思明辨的能力;可能没有勇气质疑这些条框。
谁制定的条框?可能是历史沿革?但是头目仍是负责人。
条框的作用:外表不重要,形式才重要。
——维持权威
矛盾:有智之人不可能同时是个中规中矩言听计从的人。
最终指向:教育的目的。
《我的过去在哪里》
这一篇龙应台在呼吁保护文物古迹。不可避免的,一定要思考文物古迹保护的意义。龙应台说,知道了过去,才能了解属于他的“现在”有什么样的意义,也才能决定他所追求的是怎么样的一种未来。
仔细思考这段话,确实很有道理。今天的我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这里有父母的言传身教,有社会的耳濡目染和精心教育,更有历史的传承。我是谁?这个问题弄不清楚,我们可能也不知道走向何方。
历史,不仅仅是过去;它,还指引着未来。
《以沉默为耻》
引:“沉默的大多数”其实是一种罪恶。排队买票时,真正可恨的并不是那一两个插的人,因为他们是少数;真正可恨的是那一长排、几十个耐心排队的人眼睁睁看着少数人破坏秩序而不说一句话!没有勇气说,没有正义感!
这段话很有力量。
《平庸之恶》《乌合之众》有机给我都要看看。
《啊!红色》
这篇文章提到了版权问题,也提到了艺术和政治的关系。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80年代的台湾,在思想领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不会“闹事”的一代》
龙应台说:我们的学生不会闹事,因为闹事的人要先有自己的主张——不是报纸社论,不是报纸的看法,同学的意见,而是自己的主张。
思:看到这句话,有很多感慨,很多时候,人们浑浑噩噩的活着,谁给点意见就按照谁的意见来走,那是因为真的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有人说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我们真的思考了吗?我们真的有在培养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吗?
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好像真的有点不会思考。是老师没有教还是自己不会学?早就说不清了。
《自白》
被人发现是女人后,作者面临着无数的声音,可以瞥见女人的“遭遇”。幸好,现代社会不会有那么多的男女之见。当然,男女永远不可能完全平等。怎么可能有完全的平等呢?追求平等才是笑话吧。我还是觉得,更好的说法是有公平的机会。
《奥威尔的台湾?》
引:
比“从前”好并不代表就“够”了。
因为在一个言论收到操纵控制的社会里,选民的知识就像饲料管中灌输下来的猪食,是强喂的,而且只有那么一种。既然没有多种思想饲料让他作选择,他就从来没有机会学习如何去辨别品味,识别良劣。
作者的思路呢就是从控制言论的危害方面来讲的:不相信政府消息、与追求真理的教育精神违背、无法产生伟大艺术作品等。
仔细一想,这些危害真是很大了。
感觉还不够。言论控制有好处吗?对于好处,你该如何辩?这才是我想知道的。
《台湾是谁的家?》
难得看到一篇如此感性的文章。死磕到底的精神,现在中国有很多人都有。是呀,这里是我们的家,我希望它变得更美一点。
《又是公假》
这一篇文章很有意思。批评的是占用学生上课时间去完成某项政治任务的现象。一般呢,给出的理由可能是这很重要,代表了形象。可是这给教学带来很多不便。作者没有在讨论教育目的,却很戏谑的用一封信来回复。我的事情也很重要,你能借我点人吗?这种反驳可能不够有力,却是有用的。
《弱国,你会说不吗?》
这一篇读来挺让人难过的。贫穷,让人觉得好悲哀。太多人想要摆脱贫穷,于是开始不择手段。都是一个“利”字罢了。
《民主,理直气壮罢了!》
作者说想要实质的民主,希望能够理直气壮。完全的自由是不存在的,那么如果保证有限制的自由呢?作者有一点说的很好,犯法行为就应该严格追究,人们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担负后果。但是,还应该明确。执法者和执政者,嗯应该是不同的群体才合理。
读反馈
本书最后几章是一些名人在《野火集》出版二十年后的评价。很多人说她勇敢,是一名勇敢的社会批评者。
挑选了几篇看后,新收获是原来龙应台做过台湾当局的文化局局长。这是一个从思到做的转变。这是让我佩服的地方。如果说批评,需要有逻辑思维和勇气,那么做局长践行自己的理念,则需要更多的付出。需要有脚踏实地的钻研,需要有各种因素的协调,需要有人们心理的把握…很多…
其中有个评价,我觉得蛮有意思的,说龙应台激发了反对者们最残暴、麻木、野蛮的一面。诚如是啊!看那些反对的声音,才会发现原来那些反对者们缺乏最基本的公民素养,然后就能激发人们思变。
还有一点,我也特别赞同,龙激发了人们的思考。总要有人问,这样合理吗?然后人们才会思考自己的行为、自己的理念是否合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