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宣发,请自重

作者: 8分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22:14 被阅读7次

    电影的宣传与发行,也就是宣发,是电影票房成败的关键之一。

    成功的宣发能把一部烂片捧上天,失败的宣发能把一部好片埋在土里,2019年初刷屏的宣传短片“啥是佩奇”给动画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推波助澜,2018年末《地球最后的夜晚》营销“玩过了头”,导致电影惨遭痛批。

    接着回顾下去,2018年的中国电影宣发可真是争议不断。

    1.“挂羊头卖狗肉”

    《地球最后的夜晚》严格来说不算是“挂羊头卖狗肉”,电影本身的品质并不差,只是因为宣传方找错了目标群体,看不习惯这种“矫情”文艺片的观众一气之下才大骂“烂片”,以宣泄自己被“欺骗”的不满情绪。

    真正“挂羊头卖狗肉”的,是暑期档所谓的《爱情公寓》电影版。首先片方打着“爱情公寓”IP的情怀牌,宣传资料写着“原班人马十年催泪重聚”,陈赫、娄艺潇等主演也真的“回归”,原版电视剧的粉丝很快就坐不住了。

    等到电影快上映的时候,电影片方被曝出侵权,控诉电影版的,是剧版的版权方。

    有一种比较靠谱的猜测是,电影版片方一开始拍的是《新次元冒险家》,之后为了吸引粉丝,硬是把电影片名改成《爱情公寓》,宣传方面大卖情怀。

    投资方为了“情怀”而改电影片名是很常见的事,比如林子聪导演的《笑林足球》,一开始并不是这个片名,但投资方认为这样好,林子聪也不得不从命,不从命就拿不到投资啊。所以也难怪有那么多国产片有着“谐音词”的弊病,有时候并不是导演说了算的。

    果然《爱情公寓》在上映之后,露出了“狐狸尾巴”,除了主演之外,电影内容和原来的“爱情公寓”并关联,反倒是一部活生生的“盗墓笔记”电影版。

    有网友戏称,这明明就是“爱情公墓”。

    然而在口碑失利,网络骂声不断的情况下,《爱情公寓》还是拿到了超过5亿人民币的票房。

    既然情怀这个“羊头”这么见效,那为什么不挂上去呢?

    2.海报抄袭

    海报抄袭是中国电影的一个“老毛病”了,近年这个老毛病已经改善了许多,起码主要的正式海报已经几乎见不到抄袭的影子。

    万万没想到,2018年的海报抄袭事件会出在口碑票房双丰收的《我不是药神》身上。

    电影的多款票房宣传海报涉嫌抄袭日漫《海贼王》、《我的英雄学院》的漫画彩页。

    随着争议声不断闹大,电影官方发布了致歉声明,似乎是承认了海报确实存在问题。

    这当然跟电影的主创没半毛钱关系,《我不是药神》已经足够优秀。但因为宣传方面的“粗心大意”,而给本来好好的电影抹了黑,那真是有些可惜了。

    另外,每拿一亿票房就做一款海报,真的有这个必要?

    3.无关人员站“C位”

    时间再往前,漫威10年大戏《复仇者联盟3》在中国的重要宣传活动遭遇“差评”风波。

    先是红毯活动的安排方面,策划方估计是严重低估了漫威在中国的影响力,不设门票,粉丝想来就来,导致最后活动场地迪斯尼小镇严重超载,现场情况非常混乱,粉丝们在社交网络上宣泄着愤怒,所幸的就是没有发生严重的踩踏受伤事故。

    然后,就是庆典活动的入场券问题,真正看漫威电影的粉丝一票难求,某些歌手的微博却大肆送票,真不知道这是漫威十周年庆典,还是歌手的巡演活动。

    正式的庆典活动也没好到哪去,远道而来的几位主演成了配角,变成演唱会就算了,主演列队欢迎歌手们登场的照片更是领许多漫威粉丝怒不可遏。不管情况是否属实,很明显主办方已经抓错了重点。

    最后,就是“臭名昭著”的“C位合照”了,在哪里都是站中间的小罗伯特·唐尼被挤到了一边,表情严肃...

    再加上活动舞美,与其他几个国家的相比起来着实太过简陋,完全对不起“十周年”的隆重感。官方不出面道歉,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其实这种国内明星“抢C位”的情况并不少见,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许多好莱坞大片的宣传都会拉来国内明星作为影片的“宣传大使”,《星球大战7》《王牌特工2》、《银翼杀手2049》等大片无一幸免。

    你要请一些有实力有演技的专业人士做些推荐宣传无可厚非,但请一些只会摆pose压根不懂电影的流量明星,真正的电影粉丝就不满意了,肯定会有人觉得,某些无关人员的宣传是在“玷污”电影。

    还有一些与电影根本不搭边的所谓“中文推广曲”,强行把歌手P进电影里面,实在是有些尴尬。

    那请这些“宣传大使”真的有用?

    有。

    流量明星之所以叫“流量明星”,是因为别人有流量啊。至少一些“脑残粉”会为了自己的偶像贡献票房,但这些“脑残粉”的贡献能不能收回请明星代言的成本,值不值得去请,那就需要各个宣传方好好反思和考量了。

    4.假票房造势

    票房收入反映了电影的火爆程度,许多普通观众都会先看看哪部电影更受欢迎,才做出选择。

    于是为了能造成“羊群效应”,一些不择手段的宣发想出了坏点子,票房造假。

    早前有《捉妖记》,《叶问3》的轩然大波,2018年则有《后来的我们》的满城风雨。

    根据网络上的爆料,《后来的我们》利用了预售票这个渠道,以超高的预售票房成绩争取到大面积的排片率,以便获取更高的票房成绩。宣传方也不停借着预售票房的成绩为影片造势。

    只是等到首日电影上映后,却出现大面积的退票,就有人质疑片方是在自己“刷票房”。

    之后猫眼平台做出了声明,就连国家电影局也介入调查,人民日报官博“点名批评”。

    先不管情况是否属实,宣发这么一“折腾”,还真帮一部口碑平平的电影拿到“10亿+”票房,不知道这应该是庆祝呢,还是应该反思。

    如果说找无关的明星充场面是“愚蠢”的宣发方式,那么票房造假就是“卑劣”的。

    利用卑劣的手段,就算达到了目的,也是可耻的。

    如果明知可耻的还要去做,那就是厚颜无耻的。

    5.过度的营销炒作

    随着网络段子和小视频的流行,电影的宣传也不会放过利用这些网络文化来为影片增加曝光度。

    2018年最为成功的案例,应该属于贺岁档的《前任3:再见前任》。利用各种段子和“前任”的噱头,电影在网络上创造了超高的话题度,“看前任3遇碰到前任”等事件接连上热搜,再加上两首传唱度非常高的主题曲,近20亿人民币的总票房,宣发功不可没。

    但从电影的角度看,这次宣发是不值得学习的。大量的网络段子确实为电影增加了曝光度,但并不能帮助观众了解电影的内容。

    真正优秀的宣发应该更关注电影内容本身,而不是用各种“花言巧语”来诱骗观众买票。过度的营销炒作终究会换来观众的唾弃,《前任3票房是赢了,可自身品质不佳,终究还是躲不过“烂片”的标签,而加上俗气的营销方式,电影就变成了“烂俗”。

    就算是品质经过国际电影节“认证”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也因为过度的营销炒作吃到了苦果。

    诚然,要做到“洁身自好”,又想要有上热搜刷爆社交平台的效果,不是一件易事。在利益面前,人心是脆弱的,很多宣发公司总是禁不住诱惑,用一些拙劣的手段达到目的,是人性的弱点所致。

    宣发也是电影的组成部分,电影的制片方要做到“质量为重”,不能总是拍急于求成的“圈钱电影”;宣传方也需要做到合理合规的宣发,不搞欺骗大众,拙劣的“套路”营销,中国电影,才能够全方位地健康发展。

    所以中国电影的宣发们,请自重。

    人和人之间,不都是由误会组成的吗?——《地球最后的夜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电影宣发,请自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gz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