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啄木鸟文学院·2022初级班作业
看过的小说不少,但要说起喜欢哪个作家一时还真说不上来。接到卓老师布置的作业,真是犯了难。
喜欢谁呢?
曹雪芹?梁晓声?毛姆?卡尔维诺?……寻寻觅觅。群里人推荐可以看看历届茅盾文学奖得主,这个启发了我。
终于找到你——毕飞宇,第八届矛盾文学奖得主。
为什么找到他?
他是江苏籍作家,出生于扬州兴化,毕业于扬州大学。天哪!居然跟我是老乡,而且毕业于同一个学校!
赶紧找他的作品来读吧,《玉米》就这样进入了我的眼帘。
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是那样的熟悉,王家村不就是我小时候生活过的农村吗?村支书王连方的形象不就是我听说过的先生的外公吗?玉米、玉秀不就是我小时候村里的那些女孩吗?
原来风景并不都在远方,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以前读小说,喜欢古代的,最近也要是民国时代的;喜欢国外的,国内也要是外省的,边疆的,少数民族的。总之,与我越远的越好,差异远大越好。
毕飞宇的小说,让我猛然意识到了,原来我生活的地方也如此有故事,这样有看头。
小说的语言更是让我折服。他的语言是那样的丰富,如滔滔不绝的江水,不,不太恰当,应该如潺潺不绝的小溪,没有波澜,就那样,怎么流也流不尽,流进你的心田,就如同熨斗熨烫过的地方,是那样的服帖和舒展。
语言是我熟悉的语言,风格是我熟悉的风格,话语体系也是我熟悉的话语体系,可是,在他的笔下,怎么变得那么生动传神,那么幽默风趣,那样意味深长?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里这样说,李白的诗歌和张旭的书法,是天才,美则美矣,一般人达不到这种境界。
毕飞宇的语言风格,在我的眼中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字字珠玑,句句神来之笔,离我实在太远,但是我喜欢啊!读着他的文字,进入他文字塑造的世界,我就深深陷进去了,仿佛我头顶的就是他笔下的那片天空,脚踩的就是他笔下的那片大地,照耀我的就是他笔下的那片阳光……
央视《文学的故乡》第四集,讲述的就是毕飞宇的故事。
他说,他走路的时候喜欢仰着头看树。我也喜欢,我总是仰头看树顶,我喜欢树上的世界,我总觉得树上的世界有一种莫名的东西在吸引我。
镜头跟谁着他的脚步,进入他笔下塑造的故乡的人和事。那个聋哑人,他儿时的玩伴,是他笔下的“少年唐吉诃德”;他出生的那个村子,就是他笔下的王家庄;他小时候的学校、老师,就是他笔下的学校和老师……
汪曾祺如此,沈从文如此,林语堂如此……原来这些文学大家都有文学的故乡,毕飞宇也一样,他的文学故乡我是这样的熟悉。
看到熟悉的人和事,毕飞宇竟然留下了眼泪!原来他是这样一个感性的人。是的,唯有感性的人,才能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样有感情,也才能塑造出那么美丽的世界。
毕飞宇说,他的小说基调是悲剧。他说,悲剧是美学的最高阶,悲剧是深刻的。我以前不太喜欢悲剧唉,不,不能说不喜欢,而是悲剧会让我深陷其中。所以,我所谓的不喜欢,是想让我远离那种情境。我决定,还是走近它,走近悲剧。
他的作品我其实刚开始读,但卓老师说了,你需要走近一个作家,了解他,研究他,学习他。
我就选择毕飞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