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画话”四十五《丑陋》
丑陋是令人痛恨的,如果对丑陋无感,这社会已无是非,其不堪程度可想而知,只有让人哀叹:人有病,天知否?
而文人的丑陋,尤其令人叹息。日前,湖南的阳卫国落入法网,就让我心情沉重了好久。这位阳卫国,是文人官员。多年前,我出《书边散墨》时,曾接到他索书的来函。其时,他在茶陵,正是当地的县委书记,不过,我不知道。他化名:欧阳卫国,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博学儒雅,虽仅手谈,对他印象良好。
多年睽违,后来他任株洲市长,我存犹疑,不敢确定与欧阳卫国是否同一人,询以著名小说家聂鑫森先生,得到确认。再后来,就传来他落马的消息,有点意外。
有人说,文人再怎么坏,都不会特别丑陋。这是良好的愿望,事实不然。我不清楚阳卫国的情况,不好说;所以,所说的只是一种自己的看法,是一种概论而已。
人性总归一样的,何独文人能例外?或者,因为文人要更多了几分之伪和忸捏,而坏的程度,并无二致,甚至显得更丑陋,更可憎恶。
历史所公认的大奸者,如秦桧、严嵩、康生,其实皆可归类于文人,你看他们作恶的程度,几乎令人发指。古今之文字狱,多由文人互相倾轧而来,文人整文人,从来毫不手软,而周文深纳,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变本加厉者。东坡居士的一路贬迁,直至海角天涯,九死一生,都拜同为文人者所赐。一句“莫须有”也只有文人想得出,却能致人以死。
历历往事,古今皆然,不再展开说了。
说点自己评职称所历者,有窃踞其位,得列“高评委”者,彼亦文人,却不见公心,只窥私利,以此售利,曾暗示我。奈何,我亦狷介,不入其彀,结果“名落孙山”。我所失者,唯每月几百小钱,彼所失者,却是人格,展现者乃丑态。得失如何?各人各见。
尤可怕的,不止这种丑陋遍于社会,已成公开秘密,而且被更多的司空见惯之后的人们所冷漠和认同了。
或者,这是我杞人之忧。不过,如果是非不辨,好坏不分,我们还有希望吗?
叶嘉莹先生说,不要眼里只有钱。这话说得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