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越来越重视复盘,每家的基本操作在本质上相同:在某一项目或事件结束之后,团队成员聚在一起分享见解,发现错误和成功之处。他们的结论将流传——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到其他团队,并最终汇总成最佳实践和企业标准。
实际结果往往南辕北辙,企业太容易把这一过程转变为形式上的总结。太多时候,废弃的项目、糟糕的投资和失败的安全措施最终反复重演。有效的捷径、巧妙的解决方案以及合理的策略却少之又少。
玛丽莲·达林(Marilyn Darling)牵头的研究指出,这些失败源于对复盘本质的三种常见误解:它是一次会议,是一份报告,或者是一次事后调查。事实上,复盘是一个明确地将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行动联系起来的、活跃的、无处不在的过程。
1、复盘会议不只一场,这一点很重要。
虽然一个公司团队可能会在六个月的项目结束时召开一次复盘会议,但是每个单位在行动的每个重要阶段后会立即举行复盘会议。如果时间短暂,这样的会议可以是不超过十分钟的碰头。
2、复盘不只是一份报告。
由于缺乏个人利益,团队成员参与的原因可能只是因为被要求或者出于对公司的忠诚。成员们并不期望自己吸取到有用的东西,所以通常他们没有获得经验教训。
复盘需要关键人员参与,需要多次反复,才能产生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站得住脚的动态解决方案。
3、复盘不只是事后调查,企业复盘通常围绕失败的项目召开。
“负责”一词被提及许多次,大体上它的意思是“罪责”,这是参与者花费相当精力试图逃避的东西。这些会议有一种事已终结之感,“终于解脱了”,团队正在把一次糟糕的经历抛在脑后。
复盘应具有前瞻性而不是回顾性。各部队有责任吸取自己的经验教训。领导者负责从一种情境中提取各种教训,并将其应用到其他情境中,以便在过去的经历和未来的表现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
企业如何从经验中获取教训,而且确实学习到那些教训?
团队在开始一项重要行动之前回答四个问题:①我们预期的结果和措施是什么?②我们可以预见哪些挑战?③我们或其他人从类似情况中吸取到哪些经验教训?④这一次我们要如何才能成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使团队的目标保持一致,并会为行动之后的有效复盘会议奠定基础。
同时,将项目分解成小块,按照短周期的“计划、准备、执行、复盘”,项目开始和结束分别安排简短的复盘会议,这样可以建立反馈循环,帮助项目团队最大限度地提高业绩,并长期培养学习文化。
最后,复盘四个基本要素必不可少:①吸取经验教训的团队,本身必须是最优先、最主要的受益者;②从行动一开始,就必须开展复盘流程;③经验教训必须明确与未来行动挂钩;④领导者必须让每个人都要学习,自己尤其要以身作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