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一起看的书是《成功与运气》,名字看上去特别的成功学,实际上这是一本比较严肃的社会科学方面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经济学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终身教授,罗伯特·弗兰克。我们一起看看运气这件事,在成功里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说到成功和运气的关系,我想大部分人的逻辑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成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同时还要有一些运气的成分,比如生下来就有一点天资禀赋,做事时最好贵人相助,或者山穷水复疑无路时突然柳暗花明,但是自身努力一定是强过运气因素的。
这有一点像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观,是历史的必然性。某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出来干了一件伟大的事,然后引领着历史就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可是假如没有这个人,也会出现另外一个人干同样的事儿,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
你相不相信一个人的成功主要的部分靠的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只有一丢丢的因素是运气?
这本书告诉你,科学并不相信这个观念,有一点刷新三观的感觉。弗兰克在这本书里的结论非常清晰,告诉我们运气其实是比能力和努力要重要得多。
比尔·盖茨创办了微软,为什么是他创办了微软,而不是其他人?有人可能会觉得因为比尔盖茨聪明,也有人觉得比尔·盖茨有眼光,还有人觉得比尔盖茨有魄力……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回顾一下比尔·盖茨的人生的轨迹,看一看究竟有几个关键节点对他后续创办微软并成为世界首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节点一:1955年
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这意味着如果晚玩几年出生的话,那么他的青年时代基本上就赶不上个人电脑的第一波浪潮了;如果他早几年出生,那么个人电脑还没来到他就已经年纪比较大了,可能会赶不上这些新潮的东西。所以,他出生的时间正好决定了他能抓到这一波商机,赚到第一桶金。
可是,很多人也这个节点出生,为什么别人没成,就比尔盖茨成了?
节点二:60年代末
这时比尔·盖茨在读高中了,而他就读高中是全美国唯一一所给学生免费提供可以及时反馈的计算机终端系统。这就帮比尔·盖茨在上高中时就练就了非常好的编程技术。
作者弗兰克当时在上大学学习编程,但他们用的计算机终端设备没有即时反馈的功能,这就让学编程的过程慢很多。他们写一段程序后,电脑不会哪些地方错了,全都需要手动检查。那个过程有点像涂答题卡,他们把代码写到答题卡上,然后穿越大半个校园去计算机中心排队,把答题卡塞到机器里检查。如果有错误就要拿回去重写,如此要反复好多天才能差不多写完一个程序。
比尔·盖茨和弗兰克同样是学编程,但完全是两个时代的反馈速度。这就导致了比尔·盖茨在这所高中里得到了在编程上的刻意练习。他的进步幅度跟同时代的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比尔·盖茨成名后有人就问过他:“全美跟你差不多同龄的、上大学前有类似经历的大概有多少人?”比尔·盖茨说全世界可能不会超过50个人。这还不算运气?。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后,和保罗·阿伦联手创立了微软。微软成立后,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节点,导致微软异军突起?
节点三:1980年
当时,做电脑最牛的公司是IBM。那时个人电脑市场还没有形成,IBM不太看好这个市场。但毕竟要尝试,所以IBM就想拿把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研发外包给其他公司做,找到了微软。但是,比尔·盖茨收到邀请后并不太想接这个项目,于是他就联系了西雅图的另一家小软件公司,让IBM去找他们做。不过,两家公司最终没合作成,IBM又回过头来找微软。
于是,比尔·盖茨花了五万美金收购了一个不识货的小公司做的操作系统。微软在买来的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修改了一下,改成了windows操作系统。然后,IBM跟微软达成协议, IBM的个人电脑上都装上windows系统,每卖出一台电脑都会支付给微软一点版权费用。靠这个,世界首富的第一桶金完成了。
后来很多人去扒当年的历史发现,正常来说IBM应该很强势,不会签那么一个协议。但是当时IBM派去跟比尔·盖茨谈判的人不是太有谈判技巧,而且有点模棱两可。所以协议里的很多规定对IBM都很不利。
从这一系列的节点里,哪怕只有一件不成立,可能都不会有今天的微软。比如比尔·盖茨没有出生在1955年,没有在高中就用上可以及时反馈的计算机终端系统, IBM和他推荐的小软件公司合作达成了……
所以,从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的路径就能看出来,我们认为一个人能力强、天赋好、所以他的成功是必然的,但分解开成功过程就会发现,没有什么东西是必然的。
一些人取得特别大成就,本质来说就是连续抛了20次硬币全部正面朝上,它本身就是一个超级小概率事件。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这是一连串非常简单的小概率事件集合在一起产生的效果。
和他一样聪明、一样努力的人,最终跟比尔·盖茨拉开差距的就是他身上同时发生了好多件小概率事件,而其他人没有发生。只不过这种超级成功的事情发生概率太低了,一旦发生了会给人特别大的震撼,所以我们很难相信纯粹是运气导致的。
有人买彩票就一定有人中奖,虽然概率超级低,但人群基数够大,所以总是能产生很多奇迹。我们面对奇迹的时候,往往不太愿意从运气上找原因,而是希望能总结出这些中奖人的身上有哪些地方跟我们不一样,然后把它改编成一种规律去追随。可实际上这是对小概率事件一种错误的判断。概率再低的事儿都有可能发生,这是一个理性的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概率思维。
这里必须强调一点,《成功与运气》这本书是在一个能力不差、天赋不差、也很努力的前提下讨论运气。如果拿一个连电脑都不会的人跟比尔·盖茨比只是差了点运气,这就有点儿扯犊子了。
还有很多例子都证明了微小因素或较微小的随机因素是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
在世界各地的顶级曲棍球职业联赛里,球员出生的月份是非常不平衡。有人统计发现,40%的曲棍球的运动员出生在1、2、3月份,而年末的三个月出生的运动员只有10%。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参加青年曲棍球联盟的球员报名截止日期是每年的1月1日。所以,这会导致在年初出生的球员会比他们的队友大几个月甚至一岁。这对于青少年的体育项目来讲,大一岁就意味着在身体素质上更壮、更快、经验更多,很快就会脱颖而出。于是,这些队员就可能入选各种精英巡回赛、全明星赛,教练特别重视,不停地拿到奖学金……在一系列的正向反馈后,他们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游刃有余。
而那些年末出生的孩子们就比较悲催,他们基本上是同一届里年龄最小的,经历的就是完全相反的一种状态,自信心屡遭打击,也没有机会展示自己,慢慢的离运动员这条道路越走越远。
这类事件就告诉我们,虽然只是一个随机事件(报名截止时间真的是个随机的事情),而且孩子出生日期正好刚过截止日期这事儿也完全是个运气,但就会导致最终的结果差很远,可能给两个本来各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孩子造成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这种例子也不是只在运动员身上才有。
有人统计了美国企业CEO的出生月份,结果发现出生在夏天(六七月份)的CEO人数比其他月份的平均水平大概少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夏天出生的人成为CEO的概率要比其他月份明显低。
这是为什么?
因为美国的小学开学一般都是9月1日,这样6、7、8月份出生的孩子一定是班上年龄最小的。那些大一些的孩子大脑发育会更快一些,所以面对同样的学习任务就比较容易上手,学习成绩好的概率更高。于是,这些孩子可能就会去担任学校干部,参加各种活动、比赛,积攒下来的自信心就比年龄小的孩子领先很多。这种差距能一直积攒到职场上,所以夏天出生的孩子到了职场上成为CEO的概率就比其他人要低。
还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显示随机的偶然因素会影响到最终的成功。
有人做过一个研究,发现排名前十的经济系助理教授的名字,首字母越靠前就越容易被提拔成终身教授。
这个相关性是从哪来的呢?
在经济学领域,论文遇到多个作者这种情况的时候,都是按照作者的姓氏字母去排序。所以,名字的首字母如果比较靠前的话排名就靠前,这就意味着大家会认为这些人是论文的主笔。这事儿在提拔终身教授的时候就是个优势,所以才会出现名字首字母越靠前,最终的评上终身教授的概率就越高。
但这个状况在心理学教授身上就没有,因为心理学教授写论文出现多个作者的时候不是按字母顺序排,而是按贡献大小排序,所以就没有这回事了。
这几个例子都说明,微不足道的随机事件,可能会对一个人的未来,一个人能不能成功,起非常深远的影响。
讲到这我们可以做一个推论。
我们经常批评中国家长在教育上特别功利,很多家长总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网上有好多揭露这种说法的文章,说这个说法最早是某个商家做宣传的一个广告语,好多家长还真就信了。
不过从《成功与运气》这本书讲的“微不足道的随机事件可能最终影响一个人的成长轨迹”的这个逻辑去推演的话。“让孩子别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未必是错的。因为在非常早期的时候,哪怕一丁点运气上的差异导致跟别人发生了微不足道的随机事件,这个就可能造成其中一个人脱颖而出,另一个人被人甩下一大截。而这类的随机的事件不断的积累之后,完全可能造成两个孩子有非常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所以,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拼命跟别的孩子作比较,拼命的给孩子报特长班,不一定是没有道理的。
为什么我们会低估“运气”这事儿?
心理学上有一种谬误——后视偏差。它是说我们人有一种“事后诸葛亮”或“马后炮”的倾向。比如每次国足输球,媒体上的各类评论文章就会做各种分析,说教练技战术不行、说比赛准备不足、说赛程密集过于疲劳……这些都是后视偏差。
很多时候,运气造成的事情,我们会用后视偏差来追溯原因。而一般追溯到的原因都是看上去讲得通的,这就导致我们忽视了运气。所以我们一谈一个人成功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他的能力、努力、天赋异禀,而看不到他后天面临的种种巧合、种种运气。
比如我们一提到世界名画都会想起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画为什么名气那么大?你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有人会这幅画背后的故事、深意、历史背景,也有人从绘画技巧上分析,说色彩用的如何炉火纯青,笔法如何惊人,艺术价值如何高。
但这些都是一种后世偏差。
这幅画在达芬奇的画里曾经属于不太入流的级别。达芬奇的画每次在卢浮宫做展出的时候,《蒙娜丽莎》一般都是放在特别犄角旮旯的位置。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个意外,一个小偷把《蒙娜丽莎》从卢浮宫偷走了。而且,这个小偷被查出是一个意大利人,所以全欧洲的媒体都在报道这件事。
因为达·芬奇是意大利人,达·芬奇的作品本来应该都在意大利,但这幅画被法国人夺走了,放到了卢浮宫里。一个意大利小偷把这画又偷回来了,所以好多意大利人就特别兴奋,认为这个小偷干得好,有民族气节。
这事儿一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在媒体上打的天花乱坠,欧洲的其他国家也跟着起哄。这一来二去的论战就导致“蒙娜丽莎”的名字不断被曝光,名声大噪。以至于到了今天,这幅画从一个不入流的地位逆袭成了最一流的名画。
(搜索路径:先保存至相册,在微信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