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老马商书房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怎么创新的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怎么创新的

作者: 老马商书房 | 来源:发表于2018-10-16 15:26 被阅读0次

    谷歌在创新上是全球最领先的公司,现在最火、最酷的东西都是谷歌最领先。比如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为什么这些特别厉害的创新都是谷歌做出来的呢?当然是因为技术牛了。但是,如果你的结论只是这个的话就太表象了。

    技术牛的公司有很多,而且像中国的很多企业特别有钱,在海外到处并购,为什么不能招来特别牛的人才做特别酷、特别创新的事呢?核心的差距就在于大家的思考逻辑不一样,这决定了很多公司永远做不出像谷歌那么酷、那么先进的创新。

    谷歌之所以能创新,本质上的思考逻辑就是一句话——

    计划一定是错的,永远不要制定计划。

    很多普通公司都是在不停地做各种计划,月度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很多新员工加入谷歌,也把这些经验带来,要做商业计划,结果谷歌的高层把这些计划通通扔进了垃圾桶。

    公司没计划岂不很乱,员工没有目标?

    这事取决于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如果要做一个市场上的改良者,发现现有产品的不足和缺陷,并做一个进化的产品,谷歌的规则确实不适合。但如果想抓住一个市场上没有的机会,而且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特别大的机会,那就必须做出完全颠覆性的、跟现有的东西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创新。这时用改良思维去做计划是肯定不行的。

    做计划,本质上来说是存量思维,是经验主义。做计划,依据一定是过去的情况、过去的业绩,然后制定计划去推测未来会发生。但是,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计划有时会管用,有时不管用。管用的时候,是因为环境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把过去经验搬到未来,可能管用,但环境什么时候发生变化是很难判断的。而且,环境永远在变,这是唯一不变的东西。

    所以,从这个逻辑往前推演,凡是做的计划一定是错的,只是个时间问题。举个例子,比如你把清朝的人穿越到现代,他会疯掉的,因为他完全理解不了周围的环境。不用说是清朝宋朝了,就说07年以前,谁能想到手机软件还能叫车、订外卖、订酒店……

    有人可能觉得,长期计划肯定不管用,但是短期计划肯定是有用的。其实也不一定,像互联网这个行业,变化特别快,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公司。很多人批评互联网公司没创意,总是一窝蜂的上,O2O火了大家一窝蜂的搞O2O;直播火了都去搞直播平台;共享经济火了都去搞共享单车、共享汽车……

    其实,互联网公司这么做,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可能就两三年,这两三年如果还没做出来,风口就过去了。所以,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考察、去做计划呢?只能看到什么火就拼命的上,万一真是个风口,可能一下就能成为一家独角兽企业,成为垂直行业的领先者。

    有一个被互联网行业讲烂了的例子,告诉你为什么不要做市场调查。

    在汽车出现之前,你去问消费者需要一个什么出行工具,他一定会告诉你需要一匹跑得很快的马,绝对不会告诉你需要一辆汽车,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汽车是什么东西。当你造出汽车后,消费者就会说:“对,就是我要的产品!”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要去做市场调查。计划跟市场调查本质是一回事,都是基于过去的经验思考,基于现状思考。

    真正的创新跟“计划”、“经验”这种思考逻辑是完全冲突的,创新就不可能按部就班地做事。我们之所以对执着的去追求“计划”、“经验”,是因它们能给我们一种安全感,让我们觉得事情是可以掌控的,这种控制感给人很多心理上的慰藉。真正想要创新,就必须放弃这种控制感,追求“什么都抓不到”的状态?所以,看谷歌的办公室完全感觉不到这是一家超级大公司,是非常的拥挤、混乱。

    如果不做计划,应该怎么思考问题呢?

    谷歌把“计划”抛弃了之后,用了一套新的方法论做事——洞见,简单说就是回到事情的本质上来思考。

    谷歌做过一个项目,解决了非常落后的地区上网的问题。他们没有想一般的电信公司那样,铺电缆、建基站,因为一是慢,二是太费钱。但是,回到事情的本质,用洞见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就会知道,电信公司铺电缆、建基站,本质上就是解决把网络信号传输到设备终端的问题。那只要有个东西能发出信号让大家收到不就解决了吗?

    从这个思考逻辑出发,谷歌把网络信号的发射台放到热气球上,这就绕开了铺电缆、建基站这些传统电信商要做的环节。这就是一个从事情的本质出发的商业洞见,是一个打破了计划思维的一种创新逻辑。

    今天,不只是谷歌,很多顶级的创新的项目都是这么思考问题的。比如埃隆·马斯克,特斯拉的老板,他除了特斯拉还做过一个产品——超级高铁,号称比飞机还快的高铁。

    如果用传统的思维去做,可能会考虑铺铁轨、造个功率大的发动机……但这可能造不出一个特别快的高铁。如果回到这件事情的本质,造一个特别快的交通工具,本质就是速度问题。目前人类造出来的速度最快的是什么?是火箭。但火箭是往上打的,能不能横着打呢?导弹不就是横着打的火箭吗。那就用导弹的技术做一个高铁,给它建一个隧道,在隧道里打,人坐在导弹里,这不就是一个超级高铁吗?

    当然,马斯克这个项目现在没有成功,技术上的还有很多需要克服的东西。但是,他思考问题的逻辑就是真正的创新所应该有的一种思维模式。

    除了谷歌、马克这些是最顶级的创意者之外,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也是可以用“洞见”去解决的。

    很多品牌都知道起个好名字很重要,网上有好多品牌命名的“五大方法”、“六大原则”的文章,可很多人看了根本不知道怎么下手。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洞见”,没搞清楚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

    营销行业有个叫小马宋的人,他说,品牌名字的作用其实就是降低品牌传播成本。从这个概念出发就能知道,看一个品牌名字好还是坏,就看它传播的时候是不是容易被传播,传播后是不是容易被记住,这就能找到起好名字的所有方法。

    再发散一下,看风投这个行业。风险投资这个行业本质上是在投创新公司,经营的其实就是风险。但是,这个行业好公司跟差公司做事逻辑完全不一样。平庸的风投会去看项目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现金流怎样、竞争对手的情况、投资人状况……甚至有一套公式,能算出项目的风险系数、收益的概率等等。

    在顶级的风投眼里,这些东西都是扯淡。徐小平说,做风投其实只看一点——人,看创始人怎么样,他的团队怎么样。因为凡是看上去很稳妥、有计划、很符合人经验的这种公司,通常都不是一个非常有生命力、非常创新的项目。

    好项目一开始一定是看不到什么商业模式的。但是,人靠谱、团队厉害,即便这个项目看上去很不符合大家以往的经验和逻辑,也要投。因为这样的人稀缺,这种真正能创新的思维模式稀缺,这样的人做出好项目的概率就更大。

    风投如果依靠经验、商业模式这些东西去投,找到的项目通常也就是稳妥的挣点小钱,永远不会像顶级风投那样赚上千倍的利润。所以,顶级风投的逻辑本质上是在找创新项目,而不是找能挣钱的、安全的项目。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看上去特别符合我们的经验的好公司,通常不会是个特别有成长性的项目,顶级风投是不会投这种公司的。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怎么创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eh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