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全文的基调是悲伤而又沉痛的,一开始就写莉迪亚的死亡,贯穿整个故事的主轴,似乎每一时刻都在提醒我们,心情应该是沉重的。
书中不止一次地描写过莉迪亚的笑容,明媚的,淡淡的,现在想来是多么的讽刺。看似受尽宠爱的莉迪亚其实是活得最累的。“莉迪亚自己——她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其实不想笑的时候不笑,想哭的时候就哭,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我能够明白这对于莉迪亚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她曾经经历过失去妈妈的痛苦,所以她要努力地扮演好一个让父母满意的角色。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被期待着的,她的兴趣她的交友她的未来都是被期待着。而正是莉迪亚过于成熟的心智,让她不能摆脱这种期待。以致于发生了之后的悲剧。
玛丽琳第一次离家出走时留下的字条,后来自己又撕碎了。年轻时候的玛丽琳美丽聪明优秀,她渴望着与众不同,但是遇见詹姆斯之后的她甘愿平凡。但是内心里面对不平凡的追求依旧在,所以才会有第一次离家出走,可以说所有轨迹的正是从这件事情开始偏离。她希望和自己很像的女儿可以过得和自己不一样,可以与众不同,所以给了女儿很多期待。而詹姆斯则因为自己是中国人如此与众不同的特质一直活在自卑中,他渴望和周围的人一样。所以他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弥补自己不善交际的弱点,广交好友。所以莉迪亚就担任了这个平衡家庭里面各种需要的主角。
小说中的母亲是美国人,但是其言谈和行为却十分中国化,以致我读的时候总会有点儿“出戏”。我甚至我觉得,如果忽略书中的美国背景,把种族差异换成城乡差异,整个情节放到中国,也十分合适。举个例子,家长们是不是都很喜欢送书给孩子作为礼物?中国人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很多家长都会将自己无法实现的人生理想寄托到孩子身上。所以,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很值得中国家长记住: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你是想让孩子重复一条你自己的道路呢,还是应该让他自我发现兴趣所在?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浮躁的社会环境都给不了孩子自我发现自身兴趣和特长的时间,家长们的集体焦虑直接导致孩子们脸上呈现日益凝重的表情。我很希望我的儿子脸上的笑容能够持久些。虽然在目前的环境下,快乐学习很难成为现实。但是,多陪陪孩子,多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应该还是能够做到的。从今天开始,少一点儿灌输,多一点儿沟通,给孩子们的成长多一点儿空间和时间。作为一个母亲,我不应该强加给孩子自己的梦想,应该让孩子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这本书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家庭以及个人道路,而且没有任何一处落笔是粗糙的。这本书对我来说很震撼。最后用书封面上的一句话作为结束: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