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在济南火车站候车的时候,听到旁边传来噼噼啪啪的声音,扭头一看,有一对母子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小男孩大约三四岁,坐在母亲的怀里,扭来扭去,很生气的去掰妈妈的手。而妈妈正用巴掌不轻不重地打着孩子的胳膊,啪啪作响,一连得打了七八下吧。孩子似乎是有些疼了,声音里有一点哭腔,妈妈,我不喜欢你了,我不喜欢你了,我就是不喜欢你了。
妈妈脸上的表情倒是很寡淡,看不出是生气还是不高兴,总之只是觉得比较严肃,也没有任何语言。
在等车的大约十几分钟的时间里,母子两个就一直这样互动着。孩子边哭边嘟囔,边去拍妈妈的手,或者是拍几下妈妈的胸部。妈妈一直不言不语,没有太过丰富的表情,但是会时不时的去拍打小男孩的胳膊,拍的啪啪作响,听的人心惊肉跳。
那一刻,我其实内心深深地涌出对这个妈妈的不喜欢,对这个孩子一些些的同情。我不知道他们在平时是怎么互动的,但是这十几分钟的时间里,我能够感受到这个妈妈对孩子的不耐烦,对孩子的冷漠。这个孩子说闹腾也算闹腾,他没有一刻停歇,没有停下自己的手和嘴巴。不是嘟嘟囔囔的说着,就是用手上的动作和妈妈在频繁的互动着。
母爱而这个妈妈呢?对这个孩子没有太过明显的情感流露。虽然说孩子的这些举动有一些让人不耐烦,或者是不太喜欢。但我觉得这个孩子是在通过这样的行为表达他的诉求,只不过有可能是他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只能通过行为动作来表达。而妈妈没有看到他行为背后的需要,所以妈妈也用自己的沉默和行为在跟孩子互动着。所以孩子的需求注定是得不到满足的。
不仅想到了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的,人是人的妈生的,人不见得是人的妈养的。一个敏感的妈妈能够清晰地通过孩子的哭声辨别出孩子是饿了,是困了,还是无聊了,从而准确的去满足孩子不同的需要。那么将来这个孩子的安全感,自我价值感就是比较足的。而这个妈妈,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目的,总之没有及时的辨别出孩子的具体需求,并及时予以满足。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了之后,会不会在跟人交往的时候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呢?
一个孩子生下来,最初的时期是需要与妈妈(抚养者)共生在一起的,因为此时的他离不开妈妈的关心照顾。只有依靠着妈妈,他才能活下来。
根据艾里克森的八阶段论,人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核心任务。如果能够恰当的解决,则能够获得较为完整的同一性。反之,如果失败,那么会出现同一性的缺乏,不连贯状态,则会对一个人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年龄越小,这种影响越大。
在一个人的婴儿前期,只有妈妈(抚养者)能够及时的满足他的需要,孩子才能够克服疑惑感,获得信任感,建立良好的希望品质。也就是这个时期,无条件接纳对于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很重要。
到了婴儿后期,也就是两到四岁,通过与周围的互动,可以克服羞耻感,获得自主感,并建立良好的意志品质。
到了幼儿期,也就是四到七岁,通过与周围的互动可以克服内疚感,获得主动感,并建立良好的目标品质。
母爱有句老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道理的。当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建立起对这个社会的信任感,他就总是生活在惶惶不安中,因为他不确定他此时是安全的,以后是安全的,就会总是充满了焦虑,担心或者害怕。同理,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建立起自主感,总是充满了羞耻,那么也会影响他做事的意志力,总是觉得自己做不好,总是觉得自己做不到,总是对自己充满了否定。
所以现在想一想,心理学在目前来说发展的越来越迅速,疗愈课开展的越来越多,也是有道理的。就是因为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为了生存而忽略了我们心理的需求,从而导致了我们内心有很多缺失或者压抑的部分,需要不断的疗愈,不断的成长。
我个人觉得现在的父母比起我们小时候的父母应该是懂得了更多道理,做的应该是比我们那时的父母好的多。可是看到这个妈妈,我为这个孩子感到些许的痛心。十年以后,这个孩子会不会出现心理问题呢?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呢?如果他来咨询咨询,咨询师应该如何进入呢?
我知道这个妈妈一定很爱自己的孩子,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她爱孩子的方式恰当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