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老舍读后感

作者: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 | 来源:发表于2017-06-05 18:10 被阅读27次

          若是没有时间不足的原因,我想我会愿意读完整版的小说,但是我挑选了一本精华本,可想而知,里面不少的情节和线索都会被压缩甚至被删减,若有机会,我会重新读一遍完整的《四世同堂》。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尤其是对于我们传统的文化来看,一个有权威又经历沧桑的老家长,就像一位祥瑞驻扎在大家庭里。在我家里,目前是三世同堂,身体康健的老人,十几个子孙,都表示着一个繁荣的大家庭里,尤其是在聚会,过年的时候,更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情感。

          回到小说中,《四世同堂》三兄弟让我不禁联想到巴金的《家》情节中,仿佛我看到了一样的大家庭在不一样时代的故事。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

         小说中,洋奴和汉奸的形象可谓是让人咬牙切齿,小时候“小兵张嘎”里的汉奸也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一个角色。在宏观上,历史背景是一九三七年的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被占领的北平在日军侵略下的小市民的故事。以小羊圈为主要描写对象,所有人都陷入一个恶梦般的世界。祁家,祁老太爷是一个倔强、正直、令人尊敬的长着;老三淇瑞全怀着一腔热血率先冲出家门投身革命,老二祁瑞丰和他的太太因为私欲从家中分裂开来,投身汉奸的生活,胆小怕事,没有能力;祁瑞宣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热爱他的国家,作为长孙承担着重担,从一个默然忍受到挺身反抗,他冷静、理性,他与《家》中的觉新不同,瑞宣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是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大哥和长辈。

          小说中出现的汉奸冠晓荷,他是胆小、自私、油滑的象征,小事上装大爷,大事上是脓包,日本人前点头哈腰,为了自家利益不惜把钱家举报。一个比较鲜活又可憎的女人就是大汉奸大赤包,为了寻求日本人的一点关照,不惜用自己的女儿去做交换,大赤包很有手段,有野心,但是没有道德,可以说是发国难财的一批人。踩着他人的“骨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说,钱默吟是我心目中最睿智的一位老者,他很清楚很明白的看清了局势,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对于家破人亡,他把仇恨放在心里,在暗处牢牢盯着侵略者,我认为他的悲剧性更高的衬托出他的高尚,爱国情怀得到了展现。

          小说中人物太多,我大概总结了几种:一是救国救难,投身革命的钱默吟,祁瑞全等;二是徘徊犹豫不决,为了家中其他人安危的观望着,他们爱自己的国家,也爱自己的家。在日本人的侵略中怨恨、愤怒,踌躇不前。说不得怪罪,毕竟能舍身取义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都是这一类;第三类就是像大赤包、高亦陀这类人,覆巢之下无完卵,报应二字正是为他们量身定做。

          我所描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在整个小说中,北平外面的八年抗战看似没有波及北平,北平在炸弹乱飞的前线地区仿佛是一谭死水,偶尔一两个波纹。但是,从人们和小羊圈人物的命运可以嗅出战线的消息。上海沦陷,南京沦陷,日本全灭美军,英美伐日等等,小到民众的吃穿,大到国际战线,都从小说人物的结局给透露出来。风向苗头一不对劲,引起的连锁反应也很强。

          八年抗战,百姓水生火热,妞子的死亡象征着胜利下,给中国百万民众带来的不可磨灭、不可遗忘、不能修复的伤害。仿佛舔舐着伤痕的雄狮,而我更加清楚,在那之后带来的更是痛心的国共内战,战争结束后,因为文化大革命、大跃进又增加了这片土地上的伤害。不知不觉看了许多书,若是以往,我会觉得悲愤。到如今,心境在一层层的冲刷下,合上书,悲悯占据了我的大部分情感。

      悲的是历史;悯的是人心!

    《四世同堂》——老舍读后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世同堂》——老舍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cw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