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和高考的故事系列的第三篇文章,也是最后一篇。
来聊聊起点,从这个主题出发,我想谈谈自己对大一生活及大学四年的体会,以及对选择复读的高中同学的一点鼓励和建议。
在九十年代读初中的朋友估计记得《起点之美》这篇文章。
作者在文中描述了起点前运动员的体态和神情,论述了起点的多样性,更辩证地强调了起点的重要性。文中能读出一种乐观向上,创造可能的人生态度,确实是一种难得的力与美。
什么是起点
网上词典对起点的简单解释有三个含义。
1.谓点兵出发。
2.开始。
3.开始的地方或时间。
(1).谓点兵出发。《水浒传》第五八回:“ 桃花山李忠、周通得了消息,便带本山人马,尽数起点,只留三五十个小嘍囉看守寨栅。”
(2).开始。《孽海花》第二九回:“﹝郑成功﹞立的秘密会社,起先叫做‘天地会’,后来分做两派,一派叫做‘三合会’,起点於福建,盛行於广东,而膨胀於暹罗、新加坡、新旧金山檀岛;一派叫做‘哥老会’,起点於湖南,而蔓延於长江上下游。”《冷眼观》第二六回:“可惜我不能将他两人中喊一个来亲口问问,究竟是若何起点,若何结局。”
(3).开始的地方或时间。茅盾 《脱险杂记·归途杂拾》:“逃难的人们以及疏散的货物都以观音阁为安全起点,若过观音阁,便没有事了。” 陶菊隐 《袁世凯演义》第十三回:“这个问题反映非同盟会议员反对同盟会的领导,以武昌起义为民主革命的起点,否定同盟会在武昌起义前领导多次革命的功绩。” 毛泽东 《南京政府向何处去?》:“如果这个政府是有最低限度的诚意,就应当以处理南京惨案为起点。”
这里我想给出自己粗浅的一些理解。
起点代表一种可能性,一种希望,一种乐观。
在那个时间节点上,
和我们类似的大部分人处在相对类似的位置,拥有类似的能力和资源。
要面对类似的挑战,解决类似的问题,完成类似的比赛。
每个人开始的地方可能不同,方向也可能不一样,但是都会有一个开始的时间和地点。
拿自己的本科班级来说。我们班2003年入学29名同学。毕业多年后,一半左右的同学都留在了北京工作。有两三个同学在国外工作。
其他同学遍布祖国各地,其中有很多回到自己的家乡。
绝大多数同学从事着和本科专业相对类似的工作,也有一些同学改了行。
从大学入学到后续的很多年里,我们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完成学业,顺利毕业。直接工作,或者考本校的研究生,国内其他学校的研究生,出过留学。之后是职场立足,职场发展,买房,结婚,生子等等。
而回顾大一的生活和整个大学四年,如果总结一下哪些事情是重要的话,我想大概是找到目标,保持自律,交一些挚友和走向独立。
找到目标
自己大一的时候,是有点迷茫的。因为突然没了高考这个压力。
而当时经常和周围同学聊天中说到的一个词就是——郁闷,大家都郁闷,全国大学生貌似都郁闷。
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应该是应试教育的一种影响,这个是大环境,不好马上改变。
而应对方式之一是给自己一些积极的目标,给自己一些任务,把该做的事情完成,而且尽量做好。
比如,大一保持每门课别挂科,至少考过60分。
比如,思考自己喜欢干什么,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比如,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希望能学个双学位,再学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我们当年一定有同学在大一就早早定下了毕业后要出国留学的目标,也有要考本校研究生的目标,还有同学是热衷于参加社团活动,并且学生会工作非常出色的。
尽早有一个目标,至少要比茫然好一些。
保持自律
结束高考后的大一新生,容易在入学后产生懈怠和迷失。
典型的是迷恋网络和网络游戏,作息不规律,逃课等等。
沉迷网络和游戏,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耽误学业。
虽然在网络世界里很满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会有空虚感。
当然,也有同学是计算机高手或者游戏奇才,他们将来可能也会发展的很好。
但是还是希望现在大一的同学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业上,放在自己的专业上,感兴趣的研究领域。
自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某种程度是反人性的。
但是自律给人带来的好处也很多,是一种很难得的能力。这需要大一的同学们在之后的时间里慢慢体会。有句话估计喜欢篮球的朋友知道,“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我们不用每天四点起床,但是每天早上第一节课不迟到,晚上熄灯后停止卧谈,不打扰他人休息,马上睡觉。也不是每个人365天都能轻易做到的。
大学四年,白驹过隙。
自律是一个好习惯,有了对自己的约束,在边界内做事情,对自己有掌控,在大学四年里做成一些事情,才不至于辜负自己过往的拼搏。更能积累力量有助于将来做更大的事情,也能避免很多陷阱。
交一些挚友
当年大学入学时,班主任对我们说,“你们在大学遇到的同学中,很可能交到一辈子的朋友。”
大学期间人相对单纯,也有大量的各种活动可以结交朋友。
如果能用心去观察留意哪些人值得交往,能用心去维护和朋友的关系,将受益终身。
在大学期间,如果一个宿舍,或者一个班级,能有机会做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一起干成一件事情,对每个人的积累自信都有益处。通过集体活动,发现一些好的行为,好的品质,互相学习和促进,更能促进人自我成长。
走向独立
大学期间,是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型阶段,人的各个方面都在发展。
这里的走向独立,我想再分四个方面来说。
第一人格要健全起来。我首先赞同《见识》一书作者吴军老师一个观点,大学期间应该谈一次恋爱,让人走向成熟。
我个人觉得,通过恋爱,能锻炼人的同理心,能促进人的情感发展,让人格健全起来。
学习去如何和他人交流,合作,如何爱自己,如何爱他人。从而获得幸福。
第二是精神要丰富起来,多一些好的兴趣爱好。
不管是书本知识,还是科研研究;
也不管是足球场,篮球场,还是各种类型的体育文艺比赛;
也不管是图书馆,学生会,各种社团;
只要你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应该去发展。也许一开始你不是专家,但是通过发掘,有意识的锻炼,你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会变强,并形成一个系统。这种系统能力在将来就业时会排上用处。而且这种系统能力是可以升级和迁移到别的领域的。将来走近职场,相信你会有体会。
第三是独立思考。
掌握一些形式逻辑,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的知识,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综合思考能力。
这个时代信息爆炸,各种观点充斥着屏幕。
如果没有一点独立思考能力,很容易迷失。
另外,一个人的逻辑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在将来的工作中也能发挥作用,可以说是一种底层的能力。
第四是学习如何生活。
大学前,很多同学的时间都花在学习考试上。
大学里应该花点时间培养自己去学习如何生活。
自己要有能力照顾好自己,让自己吃好,穿好,睡好,精神好。这样才能体力和精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课余时间可以去看看大学所在城市的山山水水,历史古迹。
可以去做兼职,体会挣钱的过程。
可以去做义工和志愿者,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
走向独立其实就是变成成熟,成为一个社会人。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培养有健全的人格,丰富的精神,独立的思考,学会了生活的大学生,我想也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或者一定是走在成为独立成熟社会人的方向上。
最后谈谈对复读同学的一点点建议
相信决定复读的同学都是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所以才希望通过复读考取更好的大学。
对复读的同学来说,不妨把上一次考试当做彩排,当做一次演练,算积累了一次经验。
可以做一个大致的复盘。
上一次高考,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准备的。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有哪些做的不到位地方。上一次备课和考试期间,自己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应对的,当时为什么采用那种策略。
有哪些因素影响了自己的发挥,是外部的环境影响,比如同学,老师,家长。
还是自己内部的动力因素不足。
作为高中生,可能还无法全面的反思自己。
但是试着去分析自己,分析自己的优点,不足,来取长补短。
肯定自己的长处,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板。
因为高考是看总分,总分有提高就是进步。
另外心态的调整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
饮食,睡眠,和老师的关系,父母的支持,自己给自己的压力等等,这些都会影响考生的备考心理。
这时候可能需要家长,老师,学校给予考生更多的鼓励和尊重,而不是压力和责备。
有时候可能需要请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来进行干预和疏导,帮助考生克服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或者其他心理障碍。
这里我还想说,其实在任何大学里,都可以学习到一流大学的知识。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几乎没有壁垒。
而大学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师资力量,在于科研水平,在于入学的学生水平,在于入学后每天做什么,和什么样同学,朋友在一起。
如果能自律,并且在大学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圈子,有一群互相促进,比赛进步的朋友,即使考入一般的大学,也是有机会往更高层次发展的。
还有一个观点供同学朋友们参考。如果发现自己对读书确实很不感兴趣,学习上很不来电,考试上也有障碍;而在其它领域有一些天分和兴趣,如果家庭条件也允许,不妨进行一些尝试。
或者不妨在高中后,大学后,尽早踏入社会锻炼,在社会这个更大的学校中进行提升,也是一种选择。也许多年后,这类同学又发现读书的乐趣和必要性,自然更好,如果没有,也没有关系,不必强求。
下面这个视频表现了一种选择的多样性。
http://baishi.baidu.com/watch/7586997097538321532.html?&recFrom=site&list=1&&page=videoMultiNeed
起点是一个开始。
我们应该怀着乐观,希望的心情从起点出发,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脚踏实地去行动,一步步出发,一步步前行。
即使完成了一段比赛,也用里程碑的思维去看待成就,因为下一个起点随时会到来。
谨以此文预祝现在正在大学的同学们,四年学业有成。
祝高三复读的同学们来年取的好成绩。
祝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
致敬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伊宁市第三中学。
附《起点之美》原文。
起点之美
刘心武
到现场观看赛跑,多数人总愿选择离终点最近的位置,我却偏爱在起跑线附近观看。运动员在起点上的美往往被人忽略。其实,当运动员们在起点脱下外面的罩衣,露出紧凑而富有弹性的筋肉,先略事活动臂膊腿脚腰肢,再渐渐弹跳着、抖擞着,准备进入比赛,那神情,那体态,那气氛,就已非常之优雅;等到运动员们在起跑线上找准自己的道位,在裁判员一声威严而悠长的“预备——”声中,各自凝聚起他们灵魂的注意力拼搏进取,并透过他们的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筋腱显现出他们肉体所蕴藏的爆发力弹射力承受力,那他们简直就是一列力与美的活雕像。家里有了录相机后,我常把这样的场面录下来,并用慢放、定格的方法细细品味起点之美。我看清了在比赛现场往往看不清楚的运动员们的面部表情。那起点上的表情实在是人类最美好的表情之一。倘若说恋人的表情是人类延续不灭的象征,那么,起点上的表情便是人类进取突破的希望。
人生的终极点只有一个,然而起点却有许多。运动场上的起点是明显的,生活中的起点往往较为隐蔽。一个想向文坛进军的青年在深夜灯下铺开了稿纸,用手中笔郑重地写下了第一行字;一个刚到单位报到的大学毕业生,头一回走进办公室,他尽量大大方方地望着大家,大家都好奇而友善地望着他;一个才把趸来的川橘铺排在货位上的个体户,用戴着厚厚的棉手套的双手捂捂冻得发红的耳朵,嗡声嗡气地发出他的头一声吆喝:“大橘子保甜咧——”;一位才任命的局长,不大习惯地坐在来接他开会的轿车里,想同司机说句亲热的话却不知该拣哪一句说;一个非常走红的大明星,倚在沙发上读别人新送来的剧本,刚刚开始觉得里头的那个女主角有点嚼头;一个明天要应考的中学生,把捧着的课本贴在胸前,在忍痛关闭了的电视机前点着下巴背诵单词……
“预备——”生命之神在行使裁判员的职责,向人们发出悠长的指令。
凡凝神谛听他的指令并尽全力准备投入的人,都是美的。
尽管在终点处会出现绝不平衡的场面,文学青年的稿子也许会被退回;走向生活的大学生也许会碰到许多的钉子;卖橘子的个体户这一回也许不能大赚;新上任的局长也许不久便调离;大明星的下一部戏也许会砸锅;中学生第二天应考时也许会失常;谁也保不齐在那等待着我们的终点上不会落伍、失败甚至被淘汰掉。
然而,对于人生来说,终点固然诱人,起点更弥足珍贵。一时的终点上的失美,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可怕的是寻找不到新的起跑线,失去了在“预备”声中大大振作起来的力与美。
终点之美,属于优胜者。起点之美,属于每一个人。而自觉地进入起点并调动起自己的美来,也便是人生中的一种优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