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牡丹亭》里面设定了很有意思的一个角色:冥判。
他的出场不多,却自带笑点。他看杜丽娘,面带粉腮,头配短钗,问人家是否来自烟花歌舞之地。然后又见人长得美,询问是否出身王侯宅邸的秦台楚台。
这样一想,他又顺势追问,是哪家的嫡支小姐,就算来了幽冥地,颜色还似在人间?活生生现代各类办事处要员的嘴脸,一顿连番反转的追问下来,自带现实bgm。
而这部剧尤其印证“浪漫”的一个点,也是冥判的无心插柳。杜丽娘说自个儿是慕色而亡,太感伤丢了性命,冥判顿时感觉智商受了侮辱:“你在说什么谎!哪里有因为做梦逝世的道理!”
冥判是谁?阴间老油条。
各路牛鬼蛇神见过审过,任何神仙故事都听过闻过,连他都觉得是吹牛不打草稿的故事,却偏偏是事实,实在是浪漫主义到了极点。
杜丽娘:“没办法,我就有这么纯粹,爱情就有这么伤人。”
我对于我本人时至今日,也算看透了,热衷的异性特质实在太多,别人是高标准高要求,而我,是多标准多要求,如果降低到最低,总的来讲,那么我爱你全心全意爱我的可爱样子,这胜过一切忽冷忽热他人瞎作解读的外在品质。
时常陷入和人无话可说的境地,那是我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忙着思索这世间万般情义为何会被冲刷得落花流水。忙着静听黑夜长久的无言,好在下一刻万物都睡着的时候,释放出我的天真无畏。忙着探寻亲密之人的一段密案,才知道怎么巧妙避开下一次刺着人心眼痛的误会。
可是我的笨拙指尖,从来留不住人。
大多现代人把“千里迢迢去见一个人”这件事想得过于沉重,思想被传统的车马牛羊给牵制,若非至亲爱人,即便在交通工具发达的今日,也很难鼓足勇气,轻装上阵,连夜去奔赴相会。
总是借口工作忙,学业忙,抽不出空,转不开身,实则是感情没有上升到一个饱和点——对你我情谊的认可。
而“情谊”这种东西,说白了就是交心,就是推心置腹,看对方能拿出的真心有多少,再小心翼翼地用秤杆量一量自己打算掏出的分量。这是场死水一潭般的赌注,因为已经把情分放在了天平两端,甚至于逼近明码标价。但最可悲的是,现代人的交往,一开始多是基于如此。
所以怎么去认可一段情谊?
要一开始就有孤注一掷的勇气,拿今天去赌明天的豪举。在你根本不知道这段感情能回馈你多少之前,就把自己所有的底牌揭开,“看吧,这里是全部的我,也是我的全部”。
彼此像跳恰恰舞一样的,你向前一步,我再迈进一步的交往看似理智,但也最无疾而终。感情这一场欢愉,无论是和什么样的人,都应该速战速决般确定激情。小心谨慎的人,很难是风月场里的赢家。
所以话说回来,敢于把感情放在明面上,你要多少我给多少,你要是想见我,那我就来的人,即便有时候会被嗤笑为“傻”,可拥有这一番孤勇,何尝又不是一种大浪淘沙我自清的幸运?
成人世界里,感情的结束总容易以“不够喜欢/爱”来收尾,这是一开始谁都未曾预计到的。正因为所谓的“成年人不做选择题”,所以才想什么都要。
要的爱情,是那种得能被足够大的容器承放的分量,是所有故事里的好运都能够在现实里实现。谁都想要被爱的多一点,可谁都没办法称重自己付出的那一份。
为什么会不够喜欢?是彼此没达到对方的心理预期。
或许一开始是有吸引的,谁都以为ta是完美契合,被“侥幸”冲昏了头。等到发现在你身上发掘的、收获的,不足够填补心里欲望的那个缺口,遗憾和不甘叫嚣着冲出胸膛,只能怪一句“不够喜欢”。其实只是保留得太多,留了太多“成年人的体面”。
其实都知道对方缺失了少年人的精气神,所以一开始就不要贪求太多。
如果你只要爱,那就踏踏实实地去寻觅“爱”,那些外部条件,所谓的家世、能力、前景,或是最基本的身高外貌,都抛开在一边,就凭心动,就靠你我一霎那的对上眼。
如果想要的还有未来,还有现实的“保护圈”,那么就付出相应的努力,和看上去足够的情感“割舍”。不要想那些不甘心,不要幻想故事里他人的十全十美,谁的故事一开始,都不是由自己编写。
想彻底拿捏住感情,想清楚要什么,“不够喜欢”或许也不是种太大遗憾。
...
- END -
*作者:一走肉,段位很高的心理咨询师,亦是没有心机的小可爱,喜欢嘚瑟和装文艺,喜欢就关注,四肢列队拥抱欢迎你,微信号:ndxj521,添加请备注姓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