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389367/5a6d654442cd138b.jpg)
题记:北火巷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长乐坊,分为东西两巷,西巷北起永乐路南至长乐坊,全长420米;东巷南起新庆巷北于西巷会合,长220米。因明清时期在巷南头有一座火神庙,巷位子于其北面,故名北火巷。巷内存有西安市著名的道教寺庙万寿八仙宫。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89367/10814e6842a14073.jpg)
鹧鸪天·西安北火巷怀古
北火巷列长乐坊,东西两路久名扬。明清坊有火神庙,巷贯坊中名得彰。
道教寺,八仙长。古都名胜耀神光。唐朝兴庆宫原址,钟离纯阳一枕粱。
注释:钟离,指汉钟离;纯阳,指吕洞宾,道号纯阳子。民间传说万寿八仙宫为唐代吕洞宾遇汉钟离,“一枕黄粱”点破千秋迷梦而感悟成道之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89367/49a4b4fc761c478b.jpg)
北火巷的前世今生———
北火巷在长乐坊。长乐坊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地处西安市碑林区东北部。东起春明路,与新城区韩森寨街道毗邻,南起东关正街北侧、柿园路、互助路,与东关南街街道为邻,西至环城东路北段,与新城区中山门街道相接,北起永乐路全段,与新城区长乐西路街道接壤,总面积2.6平方千米。
长乐坊街道因境内有古长安城长乐坊故址,又有贯穿东西的长乐坊路而得名。风景名胜有八仙庵,为西安市城区最大的道教寺院。
截至2020年6月,长乐坊街道辖8个社区。2011年,长乐坊街道总人口69842人,工业总产值达到108.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亿元。
八仙庵又称“万寿八仙宫”,简称“八仙宫”,是西安最大、最著名的道教观院,位于西安市东关长乐坊,系唐兴庆宫局部故址,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十方丛林。民间传说万寿八仙宫为唐代吕洞宾遇汉钟离,“一枕黄粱”点破千秋迷梦而感悟成道之处。
八仙庵始建年代不详,据乾隆《西安府志》和嘉庆《咸宁县志》,宋时有郑生于长乐坊遇八仙显化,遂建庵祭祀。《历代真仙体道通鉴》说吕岩于唐会昌时在此遇钟离权为黄粱一梦所悟遂入道,为“八仙”故事渊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来西安避难时曾住八仙庵,赠银整修,并颁赐庙额“敕建万寿八仙宫”,万寿八仙宫因此得名。
万寿八仙宫是西安市现存最完整的一座道观,是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道教协会所在地,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北火巷村位于龙首北路,北起纬二十六街,南至市政东西规划路,东临永兴路,西到市政南北规划路。村域土地面积92.24亩,212户,556人。
北火巷村原处于西门外,环城西路北段路东护城河以西的狭小地域。1958年由五一村划出,取地名北火巷而得名北火巷村。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隶属西安市十二区、阿房区、郊区、雁塔区、莲湖区管辖,并历经土地改革、人民公社、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村民吃粮由政府统一调拨,生产经营单一,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生活欠富裕。
改革开放后,解放思想,凭借地域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首先创办红星机械加工厂和红星饭店。20世纪80年代初,又相继开办高压隔离开关厂、红星加油站、卷闸厂、硅铁厂等企业。20世纪90年代初,又创建西北五省最大的西门食糖批发市场,年收入达到1700万元。村办企业的兴起,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实力,当时村固定资产达7000多万元,年上交国家利税2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0000多元,步入小康村之列。昔日的农民变成企业的工人,同样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双休日、节假日制度,分配形式由工分制变为工资制,并享受退休退养的待遇,农民的概念成为过去。北火巷村的巨大变化,曾引起全国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得到省、市、区的肯定和表彰,先后荣获全国、省、市、区授予的小康村、小康村先进党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先进村党组织、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2003年7月,在西安市建设环城西苑过程中完成整村拆除。市政府在龙首北路置换土地92.24亩,用于村民的安置和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建成“皇族名居”小区,供村民居住、生活和发展。
2008年撤村建居,成立北火巷社区居民委员会,归红庙坡街道办事处管辖。
2022.01.27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89367/be860200041feb9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89367/26818950cee7aa8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89367/e49d325f2dd908c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