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四川甘孜理塘县的小伙子丁真爆火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开始我也没有过于关注,后来随着他频频上热搜,甚至还出现了政府“抢人”的新闻,我发现丁真被人讨论的程度超过了预期。
很多网友表示丁真的爆红是不可复制的,完全是格聂神山选出来的天选之子。他长期生活在地为席天为被的草原上,为人天然淳朴,尤其是极具标志性的治愈系笑容,因此成为少数因为颜值带动当地旅游事业发展的网红。
然而更多的人却表现出了敌意,不满和怨言。有的人直接炮轰丁真,明明长得也不帅,还没读过书,连普通话也说不好,却吃足了流量带来的红利,真叫一张脸生活十年寒窗苦读。还有的人不是直接针对丁真,而是指责政府和国家对于这样的个例的大力扶持和宣扬力度会起到恶劣的示范作用,更多贫困山区的孩子会效仿丁真的脱贫之路,纷纷用直播变现的方式取代学习改变命运。
或许他们的考虑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就这一个个例反映出来的就是:丁真是红了,但很多人也成了“甲假”,别光看他们说的话多么的冠冕堂皇,我只觉得酸,只看到了眼红。
十年寒窗苦读是知识改变命运的途径之一,它并不是一种胁迫和退而求其次。何况现在国家对于教育的扶持力度已经完全能满足大部分地区起码的生存需求。教育资源和交通条件相对便利的城市里,学生学习不是什么难事。
而丁真在视频引爆网络之前的前二十年,他还在山里挖虫草放牛来补贴家用,有人也质疑了他家境贫寒的事实。但结果确实是他的双手因干重活而皲裂,他的脸因风吹日晒而黝黑,他因没有接受教育说不出一句完整的普通话。他这样的前二十年正是我们所谓饱经寒窗苦读的岁月,好像能够读书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是受了多大委屈不得已才被强加的事。
这是很可笑而且荒谬的。丁真的红是偶然,但他的一张脸拉动了甘孜地区的旅游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也带动了整个文化产业链的发展。甘孜得到了各界关注,对于更多人来说,他们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
或许真正做到普及教育,均衡社会贫富差距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但仅从丁真的例子来说,这不能说不是个好消息。
用鲁迅的话来说: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