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应该算是第二次听《刻意练习》这本书了。犹记得第一次听的时候,大约只记住了一件事情,任何事情想要做的好,就要反复且带着脑子的去练习,久而久之,就可成为大师。隔了一年时间,再听这本书,又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作为一本学术性比较强的书,这本书给到了具体的工具,关于如何做到刻意练习,也就是三个“F”
Focus:如果用我比较习惯的方式来表达的话,就是你的关注点在哪里,成果就在哪里。同样,关注你想要刻意练习的事情,也是如此。联想到我最近的减肥大业,每天早晚称重,会可以观测前一天吃什么东西第二天会掉秤,几点做运动掉秤最多,并总结规律,进而保持去做。大约就是这个意思了。不过写到这里,也想到了之前做过的很多事情,比如大学时候参加辩论赛,身为一辩立论的角色,常常是被动地写,被动地理解,积极主动地练习是很少地,从来没有思考过如何自己去找方法,往往都是别人给建议,然后自己尽量照做。也难怪,只能是普通辩手,无法真正突破瓶颈了。又联想到工作之后,领导交代地任务往往都以完成为目标,很少带着真正的思考去做,同样的事情,做到第十遍,二十遍的时候,也失去了兴趣,不在思考如何更新,如何与时俱进,而是简单的一概而过,甚至做的一次不如一次。现在想来,是因为没有误把练习次数,频率当作了刻意练习,而两者的实际差距又是天壤之别的。
Feedback:要有反馈。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专业人士给予指导,帮助改善方法,提高效率。想起了学习英语这件事。以前很多人都会问,英语能不能自学成才,理智一点的答案一定是,只有极少数人能自学,而我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循规蹈矩一些,跟着老师跟好一些。现在想想,自学最缺乏的,不就是反馈么。一个小小的失误,自己可能无法察觉,时间久了就会变成大错,而老师可能一眼就能指出问题帮助改善。关于反馈,也给到方法,如果我们实在找不到专业人士,那么就找个标准,总之,一定是要有目标的提升,而不是单纯兴趣式的练着玩儿。
Fixed: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单词,意思是纠正改正。有了老师给予的专业建议和指导,那么就按照这种方法进行改进,并持之以恒,以达到最终目标。
在这里,作者也提到了持之以恒,毅力的问题。毅力不是一个具体的品质,也不是某个人在某项能力上的天赋。是一步步慢慢来的。一开始的兴趣引诱,接下来努力练习,最终才能所谓的坚持下来。说到这里又要提起我超话签到的事情。一开始的十几二十天,确实要每天记着这个事情,而到现在,首先,不用特意去记也不会忘记了,因为养成了习惯,每天早上拿起手机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个,其次,当有了长期的连续的时间积累之后,自己也会自我要求,不能断,继续保持,看着每天的数字递增,像是强迫症,也像是在考验自己,看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接下来还是联想到写作这件事,我不知道自己具体能坚持多久,但是如果每天都做,时间久了,也一定能养成很好的习惯把。
又说到天才这个话题。没有天生的天才,只有后天努力造成的人才。即使是莫扎特,四岁就可以登台的人,也不是所谓的天才,更多的是家庭环境的熏陶以及父母的刻意培养。看到没有,天才,也是刻意培养出来的。那么我们自己呢,我想写作,那么就每天写,每天2000字,然后刻意练习,寻找练习的方法。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那么就尝试,不论是做PPT,还是演讲,逐步地练,哪怕没有观众,也可以一个人练习,也可以模仿,可以观看优秀地视频。闭门造车以及光想不干一定是无法刻意练习出出众的技能的!
写给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