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个人成长指南写作
创新的长文章摘录工具:文章摘录模型(幕布版)

创新的长文章摘录工具:文章摘录模型(幕布版)

作者: Lee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01:45 被阅读481次

    2019年1月19日 Lee公子 文 于深圳

    针对信息量比较大的长文章,我一直缺少有效方式对其中的内容进行重点摘录和重新组合,文章听完(或看完)以后草草收藏一下原文,内容却被迅速遗忘,能够长期沉淀下来的东西不多。另外,一旦需要查找具体内容的时候,也会因为记不清楚准确信息而需要花不少时间找到原文章,并在长长的上下文中筛选具体信息,屏幕文字上下翻飞,看得人头晕眼花,不胜其烦。
    不过最近我终于解决了这个多年的痛点难题。

    有效接收资讯和知识,一定要备好装知识的“容器”。

    接收资讯文章的时候,类似于打开了一个信息的水龙头,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好各种装水的“盆桶壶瓶”,信息就会白白流走,什么都不剩下。
    消化资讯文章,也类似于把衣物放进衣柜的过程——衣柜一定要有不同的隔层和抽屉,有专门的隔层放衣服,有专门的隔层放裤子,有专门的隔层放被子,有专门的抽屉放袜子等等,不同季节的衣服甚至也需要分开——需要有分装各种衣物的“容器”,绝不能衣服裤子袜子胡乱塞在一起,否则根本找不着、用不了。

    具体点说,什么是知识的“容器”呢?

    知识的“容器”有五种类型。

    这里说的知识容器,并不是指某个笔记软件,而是对高价值内容的分类(笔记软件与内容分类的不同,好比是“房子”与“柜子”的区别——房子只是一个大空间,所有东西不能胡乱丢到房子里,而是要井井有条地放进各种柜子里)。
    结合多年的学习经验,高价值内容主要被我分为五种类型:
    1、“Know Why”类,说的是基本原理类的内容,包括“认知、原理、规律、原则”等;
    2、“Know What”类,说的是一个具体概念或事情,包括“概念、数据、信息、案例、实证”等;
    3、“Know How”类,说的是方法论或操作步骤,包括“方法、工具、流程”等;
    4、主观思考类,主要包括“观点、道理、逻辑、建议”等;
    5、语句修辞类,可包括“体验描写、个人感知、精彩金句”等。
    在实践中,文章中的高价值内容基本上都可以装到这五个分类中(内容的分类切忌过细,超过七种类型就容易忘记,归类内容的时候反而容易混淆,浪费时间)。

    读前提问题、阅后作总结,才能提升知识营养的吸收效果

    知识的内化,需要借助“问题”或者自己已有的认知框架来提高信息的转化率,并在阅读后做总结和应用思考,才能算得上有效吸收了知识营养。

    所以,文章摘录的关键步骤有三个:

    第一、对文章中表述的核心主题要提出自己的联想、思考、问题、矛盾点、困惑;
    第二、对文章高价值内容做出摘录和重新归类;
    第三、摘录和归类之后,总结回顾一下全文核心内容说了什么,把自己的思考和问题与作者的观点两相对应,看看是否解决了问题或者提升了认知。并把值得记住的知识点重读几遍加深印象。

    目前我采用的文章摘录工具:幕布

    前面我说过,工具软件与内容分类的关系类似于房子与柜子,幕布就是我选择的“房子”,上面的五个内容分类就是“柜子”(注:幕布这个软件并不是唯一可选的“房子”,Workflowy、Dynalist等大纲类软件都值得推荐;Xmind、MindNode这一类的思维脑图软件也可以选择)。
    最早我在印象笔记中做摘录,后来逐渐懒得摘录内容,就直接保存文章,时间长了以后印象笔记沦为乱七八糟资料的杂货铺,根本无法满足知识提纯、重组、深化、内化的需求。
    后来又有一段时间使用Bear(熊掌记)软件专门做知识摘录(与印象笔记作为资料库的定位相区别),时间长了以后,也发现摘录内容缺乏主题性,分类零碎,知识再加工、再整合的难度很高,知识摘录保存后,无法提高知识的“活性”。
    之后尝试过用Xmind思维脑图软件来做文章摘录,但是发现实际摘录中操作不够简洁顺畅,且Xmind软件本身的搜索能力不强,分享功能也不理想,后期无法实现在积累了足够多摘录内容以后通过搜索快速提取内容,也不方便跟朋友们分享和展示。
    我现在把摘录的内容放在“幕布”这个工具上,主要是因为其具备以下优点:
    1、在网页版本上支持全文搜索(客户端上还仅支持文件名搜索),知识保存下来后,再次调用的效率比较高;
    2、摘录过程中操作体验比较流畅,字体的颜色、粗细调整,大纲关系的调整,上下文拖拽都很方便;
    3、支持灵活生成标签,使用#或@符号就可以生成特定标签,增加了知识管理的个性和灵活性;
    4、支持脑图形式查看内容,知识结构关系更加直观;
    5、分享功能做得比较好,整理出来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微信分享出来。

    具体看一下幕布版的文章摘录模型的样子:


    文摘模型

    链接:https://mubu.com/doc/3ca5ir-mBw

    使用方法如下:

    1、把文章中想要摘录的主题作为文档的标题。
    2、把自己对于该主题想到的问题、困惑罗列在”A-思考or困惑or问题“下面。
    3、把文章中高价值的内容分别摘录在对应的分类下。
    4、摘录的内容可以进行大纲层次的梳理,通过调整缩进来整理内容的逻辑结构。
    5、一些附带的内容可以作为备注,放在对应的提纲下面。
    6、阅读完以后对自己摘录出来的内容,做一下回顾总结,想想收获、启示或应用场景。
    7、对一些特别的内容,可以用“@+关键词”,打上个性化的标签,提示自己注意。例如,我会对需要记住的内容打一个“@get” 标签;也可以对重点的内容,打一个“@重要” 标签,等等,可自己设计。
    8、对于某些内容,属于多个分类的(例如,某些“观点类”的内容,同时也是“金句类”的内容),可以把对应的标签复制后,粘贴到内容后面(例如:#B-体验or感知or金句
    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条孤寂之路,也是一条自我修行之路,是由你内心的想法决定你走多远的路。那些在人生路上超越别人的人,不是因为他多么想超越你,而是因为他决定去那个最远的地方。#B-观点or道理or逻辑or建议 @get )
    9、最后,把文章的链接做一个备注,方便日后查找。
    10、需要查找内容的时候,只要在幕布软件右上角的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或者点击标签,即可以把相关内容筛选出来。

    实际摘录的例子
    示例一:
    摘录
    原文:我们都被“8小时睡眠论”给害了!
    摘录后:关于睡眠的建议
    示例二:
    摘录
    原文:筷子(百度百科)
    摘录后:筷子的文化内涵
    示例三:

    原文:为什么我们总是这么急?
    摘录后:注意力的原理

    我采用此模型摘录了多篇长文章,体会到这种阅读方式,比以往零散摘录内容要更加结构化、系统化,对作者核心观点的理解更加深入,文章阅读后有很强的收获感,重点内容的记忆效果也明显提高。

    相信此工具能够对热爱阅读的朋友有所帮助。


    相关阅读:
    文章写作成文模型:一个提高写作产出的思考辅助工具
    PPT成文模型2.1版本更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新的长文章摘录工具:文章摘录模型(幕布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vtjqtx.html